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特斯拉借三星合作低成本介入晶圓代工市場 7月29日,三星電子周一宣布與一家跨國公司達成了一項價值165億美元的芯片代工協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隨后在X上證實,這家公司就是特斯拉。天風國際證券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對此表示,特斯拉和馬斯克能夠借此機會以極低成本參與晶圓代工業務。 發表于:7/30/2025 馬斯克劇透特斯拉最強智駕芯片 特斯拉AI 5芯片還沒量產,馬斯克就開始劇透AI 6了。 ?7月28日消息,就在剛剛,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透露了特斯拉AI 6芯片將由三星代工,AI 5芯片已經完成初期設計即將投產。寬通信,執行推理服務。從直 發表于:7/29/2025 三星與特斯拉達成165億美元芯片供應協議 7 月 28 日消息,三星電子今早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表示,三星電子與一家全球大型公司簽署了價值 22.8 萬億韓元(注:現匯率約合 1181.72 億元人民幣,約合 165 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協議,但未透露具體客戶名稱。根據路透社和彭博社的消息人士,特斯拉正是這家客戶,該公司目前與三星的合同芯片制造部門已有業務往來。 發表于:7/28/2025 「芯生態」杰發科技AC7870攜手IAR開發工具鏈,助推汽車電子全棧全域智能化落地 中國上海,2025年7月22日 — 全球領先的嵌入式開發工具供應商IAR與車規級芯片領軍企業杰發科技AutoChips共同宣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已全面支持杰發科技AutoChips車規級MCU AC7870,為其提供涵蓋開發、調試、優化等一站式服務,以強大的工具鏈技術為AC7870賦能,加速其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全棧全域智能化落地,推動汽車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發表于:7/26/2025 ACM8636 單芯片60W+2X30W大功率I2S輸入2.1聲道數字功放IC方案 在戶外藍牙音箱、家庭音頻系統、車載音頻等產品,D類功放芯片因效率高、貼片小封裝等優勢應用越來越廣。在中大功率的2.1音頻系統設計時,揚聲器要輸出足夠大的功率,模擬信號輸入的功放芯片需要通過前級運放來做前級放大及分頻。音箱系統絕大多數的底噪雜音等問題都來源于音源輸入、PCB走線干擾。很多板子因PCB面積、結構限制等因素無法規避,一直困擾著電子工程師。 發表于:7/26/2025 近10年來首度虧損 意法半導體股價暴跌15.86% 當地時間7月24日,歐洲芯大廠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公布的第二季財報顯示,受資產減損及重組成本影響,二季度營業虧損1.33億美元,這是2013年以來首度出現季度虧損,導致股價暴跌15.86%,創近一年來最大跌幅。 發表于:7/25/2025 「芯生態」杰發科技AC7870攜手IAR開發工具鏈 全球領先的嵌入式開發工具供應商IAR與車規級芯片領軍企業杰發科技AutoChips共同宣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已全面支持杰發科技AutoChips車規級MCU AC7870,為其提供涵蓋開發、調試、優化等一站式服務,以強大的工具鏈技術為AC7870賦能,加速其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全棧全域智能化落地,推動汽車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發表于:7/25/2025 負責任的賦能技術實現邊緣AI全面適用 當部分人仍在探索AI的應用方式時,恩智浦已著眼未來,提出關鍵問題:如何確保AI以安全、可靠且負責任的方式運行?通過與技術、政府及商界精英的合作,使其真正落地,正是負責任AI(Responsible AI)成為焦點的關鍵。 發表于:7/24/2025 博世計劃2029年前裁員1100人 7 月 23 日消息,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博世(Bosch)將大幅調整其位于羅伊特林根(Reutlingen)的生產基地,并計劃到 2029 年前裁員最多達 1100 人。公司高管周二表示,這一舉措是由于汽車行業市場狀況急劇惡化,導致產品銷量持續下滑。 發表于:7/24/2025 英偉達Thor芯片量產多次延期 算力大幅縮水 7月23日消息,日前英偉達的一把手黃仁勛訪華,展示了一波“高情商”,圈粉無數,然而這背后其實有著更多精彩故事。 當前不少車企已經在努力擺脫英偉達,包括小鵬、蔚來已經自研了AI芯片,且量產裝車。起碼多賣出2萬輛汽車,對應約60億元的銷售收入。 發表于:7/24/2025 英飛凌推出XENSIV? 3D磁傳感器,為汽車、工業和消費類應用帶來高精度位置檢測功能 【2025年7月22日, 德國慕尼黑訊】憑借在磁位置傳感器領域的深厚積累,全球功率系統和物聯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推出了第三代XENSIV? 3D磁性霍爾效應傳感器。新一代產品共包含三個系列:TLE493D-W3B6-Bx、TLE493D-P3B6和TLE493D-P3I8 發表于:7/22/2025 消費級芯片上車 成本大降 無強制安全認證要求 7月18日消息,近日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公開表示稱,奧迪絕不拿用戶練手。 李鳳剛以消費級芯片和車規級芯片的安全余量舉例稱,“汽車在高速行駛中一旦發生問題,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費級芯片的缺陷率允許達到500PPM(即每100萬件中允許有500件出現故障),而車規級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萬分之一”。 隨后,汽車該不該用消費級芯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的表示支持這樣做,也有人強烈反對。 發表于:7/18/2025 四大核心問題難解決 固態電池26年恐難量產 集能量密度高、補能速度快、性質穩定等多重優勢的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新能源時代的理想能源方案。為了搶占更有利的市場地位,部分企業已經公布了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表,甚至有企業計劃在 2026 年將固態電池量產上車。 然而,企業需要克服的技術瓶頸,可能要比想象中更大。 在日前舉辦的「2025 中國汽車論壇」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芳直言,固態電池仍存在四個在短期內難以突破的核心問題:離子傳導通道不夠明確、生產工藝復雜、安全控制未到位、大規模量產難度高。 發表于:7/18/2025 智能與無人設備全方位安全將成為一座巨大金礦 等線隨著諸如智能駕駛汽車、載人/貨無人機、無人農機、各種專用和消費機器人等智能與無人設備廣泛進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些設備的安全性已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話題。它們的安全運行與設備自身、乘客以及周邊的人員和物品的安全密切相關。根據北京華興萬邦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研究,智能設備尤其是無人設備的全方位安全性包括三大方面: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時空安全。大家對信息安全仿佛比較熟悉,對功能安全也有所耳聞,對時空安全比較陌生,但三大類安全都越來越重要,并構成了智能和無人設備的完整安全體系。 發表于:7/17/2025 東芝推出輸出耐壓1800V的車載光繼電器 中國上海,2025年7月17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一款車載光繼電器[1]“TLX9165T”,其采用10引腳SO16L-T封裝,支持輸出耐壓1800V(最小值)的高壓車載電池。該產品于今日開始支持批量出貨。 發表于:7/17/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