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住宅用太陽能并網發電系統 住宅用太陽能并網發電系統 發表于:2/6/2010 新版汽車產業政策著力鼓勵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車 2004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即將完成其歷史使命,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辛國斌在2009年工業通信業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修訂已接近尾聲,希望2010年上半年推出來。” 分析人士認為,在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之后,新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重心將是:立足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做強汽車企業集團。 發表于:2/6/2010 國家電網召開2010年調度交易工作會 “今年公司調度交易工作的主題是安全、規范、創新、發展。”2月4日,公司召開2010年調度交易工作會議,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欒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公司今年將強化電網安全運行、堅持依法規范操作,推動調度交易工作創新發展。 發表于:2/6/2010 生物燃料發展憑非糧乙醇技術突破 奧巴馬于2月3日呼吁加快美國生物燃料的開發。環保署已出臺規定,確保實現國會設定的2022年美國生物燃料年產量達到360億加侖的目標;而目前美國每年的生物燃料產量約為120億加侖,大部分為利用玉米生產的乙醇燃料。 發表于:2/6/2010 垃圾發電產業迎來機遇 對于垃圾焚燒發電,國家一直持鼓勵發展的態度,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及裝備領域正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考慮到國家在減排方面的要求,政府主導型企業或有實力、有技術的專業投資運營性企業更具發展前景。 發表于:2/4/2010 新能源汽車迎來春天必須要跨幾道坎兒 很多人說,2010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然而,新能源車要想真正迎來春天還需跨過3道坎兒。 發表于:2/4/2010 2010年是堅強智能電網的關鍵年 在日前召開的國家電網公司2010年堅強智能電網工作會議上,該公司副總經理欒軍強調,2010年是公司堅強智能電網規劃試點階段的關鍵一年,是積累經驗、實現突破、為第二階段全面建設打好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要確保全年堅強智能電網各項任務順利完成,進一步深入推進電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公司科學發展。 發表于:2/4/2010 中國將超前研究地熱能海洋能 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新能源商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預計,2010年中國的光伏發電產品產量可能突破5000兆瓦,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電池生產國。 發表于:2/4/2010 透過數據看2009我國太陽能市場新的發展動向 透過數據看2009我國太陽能市場新的發展動向 發表于:2/4/2010 關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思考 本文討論的新能源汽車僅限于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而將先進柴油動力車和使用生物液體燃料的汽車歸為節能汽車的范疇。所謂純電動車是指以蓄電池或燃料電池為動力行駛的用電動機驅動的汽車;燃料電池車有很多種,目前公認的最佳辦法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這種技術的特點是以氫為燃料,通過電子的運動產生電能,儲存并使用;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是指由傳統的汽油機或柴油機與電動機結合提供動力的汽車。 發表于:2/3/2010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新的發展良機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政策頒布正進入密集期。在今年3月我國出臺“太陽能屋頂計劃”后,僅過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業界期盼已久的“金太陽工程”正式啟動。如果說,“太陽能屋頂”計劃讓飽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之苦的光伏企業看到了曙光,那么,“金太陽工程”的啟動,將大大加快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 上游多晶硅原料與主要市場“兩頭在外”,是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致命缺陷。但最近的各種跡象表明,這兩大瓶頸正在被突破。 發表于:2/3/2010 傳統電網掣肘新能源發展 業內亟需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在哥本哈根大會上自主提出至2020年GDP的二氧化碳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動目標后,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的應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而其中作為基礎設施的智能電網建設更是成為業內研究與熱議的重點。 發表于:2/3/2010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鼓勵發展新能源車 據工信部透露,日前召集幾大汽車集團負責人赴京,征求對《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修訂稿的意見。 發表于:2/3/2010 補貼政策即將出臺 新能源汽車或將“破冰” 上世紀90年代末,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步浮出水面,將新能源汽車從概念變為現實。不過,這些年來,新能源汽車的開拓市場之路極不平坦。記者從中山汽車經銷商了解到,目前已進駐中山的量產新能源汽車有豐田普銳斯、君越混合動力版與思域混合動力版等,但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較高,充電設施尚不完善,導致這類汽車多年來的銷量一直很尷尬。 據國家工信部日前透露,國家將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相關政策有望在今年1月底出臺。同時,國家電網也宣布將在27個省市(區)全面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和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將在消費者當中大大普及新能源汽車,刺激產量和消費的提升,迎接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春天。 發表于:2/3/2010 智能電網破題新能源入網瓶頸 發電不穩定、電網建設落后,是制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上網的瓶頸。有專家認為,具備技術和傳輸優勢的智能電網或將為新能源入網破題。 發表于:2/3/2010 ?…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