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電力設備行業發展三個主要支點 如今的電力設備制造廠商有很多選擇:可以繼續開發傳統產品,也可以涉足核電等新領域,還可以緊盯特高壓、智能電網。不過,所有選擇歸結到一起,仍離不開“低碳”這個主題。電力設備制造企業需要一些支點,來撬起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政策推動,需要廣泛應用低碳技術,還需要加強節能意識。從我國政策導向及電力產業發展情況分析,支點主要有3個: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電力節能。 發表于:1/13/2010 崇明島的智能電網圖景 作為智能電網的先聲,上海市政府乃至更多的投資人,或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崇明島的商業示范意義。據了解,上海市科委最近召開了崇明智能電網的研討會。 發表于:1/13/2010 智能電網IEEE標準體系占先機 2009年4月奧巴馬政府求美國國會立即行動起來通過一個構建新的“智能電網”的法案,,同時委任了一名專家擔任首任智能電網互動操作全國協調員,這名專家就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高級干事喬治·阿諾德(GeorgeW.Arnold)。美國目前至少有15家機構在協同制定智能電網標準。 發表于:1/13/2010 智能電網促一次和二次設備融合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堅強智能電網計劃的實施,變電站將向智能變電站發展,一次設備要升級為智能電力設備,二次設備則成為智能控制單元,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從標準體系來講,國內公司與國外的大公司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智能電網的發展將帶來一、二次設備體系的融合,這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一次大的機遇。 發表于:1/13/2010 2015年揚州智能電網產業產值千億以上 大力發展智能電網產業是我市發展綠色新能源產業的延伸和拓展,是結合我市產業基礎、促進電力裝備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適應未來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是搶占智能電網產業高端市場和技術制高點、爭取更大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是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有效途徑和載體,對于拉動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發表于:1/13/2010 風力發電站無線網絡監測系統中Zigbee應用 風能發電站目前使用RS232-20mA電流環、RS232-RS485兩種方式,主要使用前者。電流環的特點是使用電流的通斷表示1和0,就像電報,但風機的監控需雙向通訊,因而發送使用一個回路,接收使用另一個回路。回路把若干臺風機串接起來,形成環狀結構,環的起點和終點匯集到中央控制室里的RS232-電流環轉換模塊,與監控計算機連接。這種通訊網絡的特點是線路多(要4條線),風機端接線復雜。我們經常被電纜故障所困擾,排除非常麻煩,而且容易接錯線。希望開發一種模塊,把風機處的電流環信號轉成無線信號直接發到中央控制室,不知是否可行。要求:雙向通訊,距離在1500米-3000米。抗干擾和惡劣天氣。 發表于:1/12/2010 第一太陽能獲準在中國建世界最大太陽能基地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太陽能電池巨頭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于當地時間周三宣布其已經獲得中國政府初步同意,將在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建立一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生產基地,并考慮在中國新建一家制造廠。 發表于:1/12/2010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出全球最高效太陽能電池 在太陽能運用領域,如何將太陽能最大限度轉變成可使用能源一直是各國科學家爭相研究的難題。最近,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科學家宣布,他們成功研制出一種復合材料,能夠將太陽能43%的能量轉變成電能,這一結果也打破了此前42.7%的記錄。 發表于:1/12/2010 云南石林建亞洲最大太陽能發電站 云南昆明石林大型并網光伏試驗示范電站于2008年底在云南石林縣正式動工,記者今日從項目主要投資方華能瀾滄江水電開發公司獲悉,今年年底該電站一期工程將可進行發電。 發表于:1/12/2010 西門子搶占中國智能電網商機 備受矚目的世界首條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云廣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近日投產。 發表于:1/12/2010 電力遠程圖像監控系統的測試分析系統的研究及開發 隨著無人值守變電站管理模式的推廣和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技術改造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四遙”功能(遙測、遙信、遙控、遙調)已不能滿足變電站運行管理和設備維護的需要;變電站遠程圖像監控系統的實時圖像信息是對“四遙”的進一步補充,即提供了“遙視”信息。圖像監控系統能生動地通過圖像信息和聲音信息監視并記錄變電站設備的運行情況和安全狀態,可及時發現設備運行故障和意外情況,有助于提高變電站運行、維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它還具有防火、防盜等功能。遠程圖像監控系統已經成為電網運行監控及管理的重要的輔助技術手段,為逐步實現電網的可視化監控和調度提供了技術基礎。 發表于:1/7/2010 物聯網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新興產業代表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在一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中承擔著重要作用。縱觀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歷程,及時選擇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新舊產業之間的更新換代是所有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必然選擇。對于我國而言,發展新興產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拉動內需、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同時也是提高社會效率、增強綜合國力的需要。 發表于:12/30/2009 武建東:中國發展智能能源網須創新 武建東先生首次提出了中國在智能能源網的標準建造中存在著不對稱的競爭問題,呼吁不能以智能電網的建設代替智能網、智能能源網的建設,提出了中國智能能源網的運轉框架,被業界譽為中國智能能源網學說的開創者。武建東先生認為,中國應該依靠自身的巨大市場成為主導全球智能網變革的領先國家,建造影響未來百年的智能網標準,在百年一遇的全球工業變革中發揮主導作用。 發表于:12/29/2009 智能電網中的關鍵支撐技術 根據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對“現代電網”中技術方面定義和分類,對其支撐的關鍵技術可分為五類,即集成的通信技術,傳感、計量和測量技術,先進的電網設備,先進的控制方法和決策支持和人機接口。附圖所示為上述關鍵支撐技術領域的相互關聯的特性,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集成的通信技術為其余四個技術領域連接在一起的基礎元件。 發表于:12/29/2009 智能電網趨勢明朗化,智能電表從中受益 目前,發展智能電網已經不僅僅只是電網優化創新、與時俱進的單方問題了。它更關乎能源安全以及能源效率的問題;關乎全球變暖的環境問題;關乎不間斷、高質量、高可靠性電能需要的電力服務問題等。 發表于:12/25/2009 ?…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