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韓國松了口氣 美國報廢衛星墜落在阿拉斯加附近:暫沒傷人 日前美國一顆重大2450公斤的報廢衛星墜毀的消息引發關注,此前說法是有可能墜落在朝鮮半島,導致韓國航空公司停飛航班,不過最終墜毀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暫時沒有人員傷亡或者建筑物被毀的消息。 發表于:1/13/2023 中國首架國產自主高通量機載寬帶衛星空地互聯飛機試飛成功 山東航空集團有限公司3日發布消息稱,1月2日,該集團注冊編號為B-220W的波音737-800客機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降落,標志著裝有中國首套完全國產自主Ku頻段高通量機載衛通終端的高速空地互聯飛機試飛成功。 發表于:1/10/2023 在線研討會:空間全柔性太陽電池陣及應用 在線研討會:空間全柔性太陽電池陣及應用 電子技術應用商業航天研討會 發表于:1/9/2023 在線研討會:空間全柔性太陽電池陣及應用 在線研討會:空間全柔性太陽電池陣及應用 發表于:1/9/2023 何以成為世界一流?北斗系統從打破“新技術不能超過30%”開始 從“兩彈一星”精神到載人航天精神,再到新時代的北斗精神,中國的科學家們總能沖破重重險阻,為后人提供寶貴的財富。 發表于:1/9/2023 高軌運力現役中型火箭第一!“長七甲”能否將衛星直送地球靜止軌道? 北京時間2023年1月6日上午,“長征七號甲”遙四星箭組合體正式亮相,并完成從技術區至發射區的轉運工作,文昌發射場即將于1月上旬迎來2023年首次發射。 發表于:1/8/2023 新型火箭發動機供應量大增!新一代運載火箭正迎來高密度發射 航天發展,動力先行。2023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65所抱龍峪試驗區將完成80余臺120噸(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以及30余臺18噸(YF-115)液氧煤油發動機工藝鑒定試車。YF-100和YF-115屬于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專屬動力,而完成工藝鑒定試車的發動機就達到了交付總裝的條件,這意味著一大批新一代運載火箭將投入生產。 發表于:1/8/2023 在月球熔巖管內建造基地最新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案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我國將在2028年左右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這一消息讓不少網友激動不已。 發表于:1/8/2023 發射繼續“60+”、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2023中國航天看點前瞻 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轉入常態化運營;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開展嫦娥七號、天問二號等型號研制工作;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將首飛,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將在上半年發射…… 發表于:1/8/2023 逐夢星河 究極本源——2022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空間技術與宇宙探索篇 2022年世界科技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顧·空間技術與宇宙探索,更是人們充滿了信心與力量。 發表于:1/8/2023 SpaceX去年完成61次火箭發射 今年能突破100次嗎? 1月4日消息,2022年全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火箭發射紀錄較前一年翻倍,全年完成發射61次。公司在2023年的火箭發射目標是突破100次。 發表于:1/6/2023 民航機場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研究 在大力推動民航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推進智慧機場建設任務背景下,基于機場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的現實突出網絡安全問題及迫切保障需求分析,對其進行了安全保障框架體系及建設要點的研究。研究可以幫助機場建立網絡安全綜合保障體系,提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主動防御能力,有效應對機場信息化高速發展態勢下的各類網絡、數據、供應鏈等安全風險,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要求,實現機場安全總體發展目標,推動機場數字化變革與發展。 發表于:1/6/2023 北斗導航經過的28年 北斗從立項到組網完成,用了整整26年,再到超越GPS實現北斗主導,用了28年。 發表于:1/4/2023 太空環境保護誰都不能缺席 太空空間是無主之地,但空間中漂浮的太空垃圾卻是“有名有姓”,它們都是在人類一次次的航天發射中被帶上太空,然后因為各種原因開始了“四處漂泊”。雖然是人類制造,但對于該如何處理這些太空垃圾,人類社會卻尚未形成有效的規章制度。 發表于:1/3/2023 小衛星產業集群“新星”升起 12月9日,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又有5顆衛星進入太空。迄今為止,72顆衛星在軌組成了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亞米級商用遙感衛星“天團”。 發表于:1/2/2023 ?…47484950515253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