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電力線通信接入網的智能電網機會路由 近年來電力線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s)在智能電網研究領域廣泛興起,它可以使用一種便捷的調度方法來為電力系統提供通信容量。電力線通信接入網(PLC-AN)主要用于控制交流變電站和用戶之間的信號并提供互聯網接入到家庭的服務。在對電力線通信接入網(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ccess network,PLC-AN)中使用機會路由(Opportunistic Routing,OR)進行可行性分析后,提出并設計了基于電力線通信接入網的智能電網機會路由(PLC-OR),還使用分布式的方法解決了每秒位計的最大化問題。仿真結果表明,在實現相同可靠性的報文傳輸時,PLC-OR與傳統的連續路由相比降低了數據包的傳輸時間。 發表于:1/24/2017 一種有源鉗位反激式超級電容均壓方法 串聯超級電容組中單體間的電壓不均衡會造成超級電容使用壽命縮短以及系統能效降低。針對傳統反激式電壓均衡電路開關管電壓應力大、功率損耗大等問題,介紹了一種基于有源鉗位的反激變換器串聯超級電容儲能組高效電壓均衡方法。有源鉗位電路實現了零電壓開關,大大降低了功率損耗。分析了電路電壓均衡原理及均壓實現方法。對3個超級電容單體串聯組成的串聯儲能系統進行了仿真和試驗驗證,結果證明了該電壓均衡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發表于:1/23/2017 【技術案例】智能配電網規劃與運行協同決策的思路及實踐 提高可再生能源(RES)發電量占比的關鍵是解決局部電網阻塞和實現DG安全接入的問題,而這需要電網規劃和運行的協同決策。本文在第23屆國際供電會議(CIRED2015)圓桌會議3(RT3)討論內容的基礎上,系統地介紹了基于主動配電網管理思路實現規劃與運行協同決策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歐洲各國在此方面有代表性的措施和案例,為中國智能配電網研究人員在制定集成大規模RES電網規劃和運行策略時提供借鑒與參考。 發表于:1/20/2017 四川電網突破重重障礙 構建電力“三個一” “一盤棋” 統籌電源建設時序 “一張網” 加快大小電網整合 “一同價” 逐步統一電價標準體系 發表于:1/20/2017 特高壓外送啟幕 內蒙“窩電”的最后一劑良藥? 隨著草原“風電三峽”的崛起和全區發電裝機進入“四位數”增長新時代,內蒙古正逐漸成為我國21世紀的能源供應中心。但與此同時,全區對外電力輸出通道依然停滯不前。當備受爭議的特高壓外送通道悄然啟幕,又能否緩解困擾多年的“窩電”難題? 發表于:1/20/2017 南澳州大停電事故帶給我國電網的啟示 推進節能減排,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承諾,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依靠電網實現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也是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體現。聯系國內外實際,就是要建立一個公平、開放、透明的電力交易市場。 發表于:1/20/2017 國家電網欲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 按照《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將占到總裝機容量的35%,每年消納清潔能源電量將達到2.2萬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提高到15%。 發表于:1/20/2017 消納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智能配網運行模式和大規模案例 可再生能源(RES)接入配電網并提高其發電量在終端電力消費中的占比是各國能源發展戰略的主要目標。近年來,國內外為此提出了很多創新性技術和商業化解決方案,智能電網的愿景正在逐步成為現實,但是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 發表于:1/20/2017 電網兩巨頭混改重在合資合作 國網爭取市場化交易電量破萬億 在電力體制改革和國資國企改革全面落地的背景下,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網”)和南方電網公司(下稱“南網”)兩大電網巨頭不約而同把2017年1號文件給了“改革”。 發表于:1/20/2017 瑞薩:中國的智能電網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未來,智能電網的發展主要集中致力于特高壓輸配電的建設,分布式電源及并網建設,即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當然,處在電網信息傳輸最底層且最關鍵的電表也將迎來革命性的改變,因為以國家計量科學研究院為首的項目組正在大力推行IR46標準在國內電表市場的應用。 發表于:1/17/2017 基于競爭機制的LDPC碼串行最小和算法 針對譯碼模塊設計成本和功耗的問題,提出了一種LDPC碼串行最小和算法。該算法是一種采用權重因子的基于變量節點更新的串行算法,它基于競爭機制來更新變量節點對校驗節點消息集合中的最小值。與傳統串行算法相比,在不損失性能的前提下,它大幅降低了譯碼所需的復雜度。另一方面,與并行最小和算法相比,新算法不僅大幅降低了所需存儲量,而且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復雜度只有略微增加 發表于:1/12/2017 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參數優化 無線供電系統中線圈、線圈間互感、補償電容、諧振頻率各個參數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系統的設計是一個多參數、多變量的優化問題。以往的參數優化一般是單參數優化而且只優化到互感,并沒有優化到具體的匝數,系統設計需要較大修正。為解決此問題,在得到系統的傳輸功率和效率模型的基礎上,利用線圈匝數與自感互感的關系,以PS型拓撲為優化對象,給出了系統的非線性數學規劃模型,利用遺傳算法得出了系統的最優設計參數。最后,通過實驗研究證明了理論分析與設計方法的正確性。 發表于:1/11/2017 基于云計算組件模型的測試方法和技術研究 在分析云計算技術特點基礎上,基于云計算組件模型研究了云計算產品的測試方法和技術,并在聯通云計算綜合管理云平臺的測試中進行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發表于:1/10/2017 中國電力2016:吹響現代能源轉型集結號 2016年,告別了糾結的“十二五”,踏上了滿懷希望的“十三五”,是中國電力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 發表于:1/9/2017 大數據如何運用到電力系統中?看完這些案例不得不懂 電力大數據的有效應用可以面向行業內外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業務,對于電力企業盈利與控制水平的提升有很高的價值。有電網專家分析稱,每當數據利用率調高10%,便可使電網提高20%~49%的利潤。 發表于:1/9/2017 ?…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