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配電網改造升級 這些配網設備企業商機來襲! “十三五”是我國電力工業加快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分布式電源和電動汽車的逐漸普及,對我國配電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迫切需要不斷滿足用電需求,提高供電質量,著力解決配電網薄弱問題,促進智能互聯,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裝備提升與科技創新,加快構建現代配電網。有序放開增量配電網業務,鼓勵社會資本有序投資、運營增量配電網,促進配電網建設平穩健康發展。 發表于:8/14/2017 能源行業正加速智能化 聯手互聯網巨頭成普遍選擇 “打開手機上的APP,一查就知道附近哪里有充電樁,還能預約充電,車主們還經常在群里分享優惠信息,微信、支付寶、銀行卡都能支付,有了互聯網幫忙,現在充電可方便了。”在北京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旁,一位電動汽車車主這樣告訴記者。 電動汽車充電技術的進步,只是過去幾年間,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恢弘樂章中的一個音符。 發表于:8/14/2017 輸電距離最遠:世界首條±1100千伏特高壓工程新疆段架線 7月12日,在奇臺縣喬仁鄉,湖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張力機展放導線,這是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新疆段)首場導線展放現場,這也標志著世界首條±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新疆段正式進入線路施工的最后一個階段。 發表于:8/12/2017 BIM技術助力特高壓工程建設 7月12日,在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直流輸電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工程古泉換流站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各作業面全面進入施工高峰期,該站創新運用BIM三維技術指導工程全過程建設,施工工藝更上一層樓。 發表于:8/12/2017 能源互聯網是另一種共享經濟 對未來能源體系影響深遠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提出要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的趨勢,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能源互聯網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發表于:8/12/2017 電改多模式試點格局形成 未來電力“施工圖”公布 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加快放開配售電業務、加快規范自備電廠、加快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工作、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加快推進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發表于:8/12/2017 “能源淘寶”:用信息“替代”能源 智慧能源的本質,是用信息“替代”能源。信息技術的深度介入,改變了以往能源利用單純追求規模擴大的定勢,而是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來獲得更高的能源回報。 發表于:8/12/2017 電力行業經營困難原因及對策 當前電力行業困境與煤電關系尚未理順、電力體制改革尚未到位、電網建設滯后等因素直接相關,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剛開始放開發電、售電環節,調峰補償、價格響應等市場機制尚未建立。 發表于:8/12/2017 SCADA在電力行業的應用 電力故障縮減收入,增加了風險并且嚴重降低了客戶的滿意度。在日益市場化的環境下,競爭會加劇,電力公司必須通過一種途徑提高服務質量以保持競爭力。 發表于:8/9/2017 電力線通信在路燈照明自動化中的應用 對于市政和具有大型設施的商業機構,路燈照明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運營費用。路燈照明也是公共安全的關鍵,確保路燈可靠地點亮并且工作在適合路人及車輛交通的最佳照明度,對于公共安全和經營者均至關重要。 發表于:8/9/2017 MCU與以太網控制器通信電路設計方案 目前大多數溫度監控系統均采用RS 485通信方式,存在著監控范圍小、布線繁瑣等局限性。以單片機應用系統為核心的 嵌入式 設備體積小,成本低與Inter-net應用廣、傳遞速度快的特點結合起來,構建出方便、快捷、經濟的遠程多點溫度測控系統不僅降低了成本,縮短了開發周期,而且突破了RS 485等傳統通信方式的時空限制和地域障礙,使大范圍內的溫度監控變得容易。這里設計的多點溫度監控系統控制范圍大且利用現有網絡,不必重新布線,可有效實現對溫度的遠程監控。 發表于:8/9/2017 傳感器在智能交通作用重要 未來重點發展三個方向 智能交通在服務百姓便捷出行和交通科學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傳感器與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傳感器實現智能化,使智能交通越來越受歡迎,極大的方便我們的出行,為我們出現保駕護航。 發表于:8/9/2017 物聯網:互聯網的第三次浪潮 美國高盛公司最近一份題為《物聯網:正成為下一個大趨勢》的報告,將物聯網視為互聯網發展的第三次浪潮。針對這一預測,一些美國學者發表看法,出版了一系列相關書籍,包括趨勢學家杰里米-里夫金的新書《零邊際成本社會:物聯網、協同共享與資本主義的消失》等。最近,《紐約書評》半月刊雜志刊登了作家蘇-海爾波恩對這些新書的評論。 發表于:8/9/2017 基于光纖環網的配電自動化通信系統在訥河的應用 通信系統是整個配調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整個配調自動化系統的整體性能。通信系統應為配調自動化系統提供高穩定性、高可靠性、高速大容量、可擴展性強的通信網絡,并具備在一定故障條件下的自恢復功能。 發表于:8/9/2017 基于盲波束形成的電磁干擾源定位 目前,對于信號來源的定位與判斷,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通信和雷達信號研究領域,對于應用于電磁兼容現場測試中的干擾源定位方法的研究卻很少,但是實際應用當中又需要在現場對干擾源進行定位。為此,針對電磁兼容現場測試中信號的特點,借鑒通信和雷達方面對信號來源進行定位的方法,提出一種基于盲波束形成的電磁干擾源定位方法。 發表于:8/7/2017 ?…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