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電力場效應管隨機電報信號噪聲的檢測與分析 電力場效應管(Power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P-MOSFET)是構成電力通信電源的核心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響到電力通信的安全穩定運行。隨機電報信號(Random Telegraph Signal,RTS)噪聲是表征其可靠性的敏感參數,為了能夠檢測與分析P-MOSFET內部的RTS噪聲,提出一種改進型的經驗模態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自適應選擇算法檢測RTS噪聲,運用時間和波形相關系數優化高階累計量分析RTS噪聲。仿真結果表明,新算法的濾波效果優于傳統的算法,優化后高階累計量不僅提高了RTS噪聲處理能力,而且驗證了其在零頻處具有1/f的特性。 發表于:8/20/2018 國務院:全面落實電網清費政策任務分工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通知中稱,全面落實好已出臺的電網清費政策,推進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改革,規范和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全面清理規范電網企業在輸配電價之外的收費項目等,2018年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 發表于:8/18/2018 發改委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于2018年8月16日(周四)上午10:00,在發改委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我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表于:8/18/2018 淺析全球“光伏+儲能”融合發展趨勢 儲能與光伏系統結合應用已成為用戶側降低電費支出、提高供電可靠性和減少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校園微網、島嶼光儲、工商業用戶側光儲系統應用成為2017年全球重點應用方向,全球分布式光儲系統應用廣泛。 發表于:8/18/2018 曾經的電池之都 是如何轉型成為“虛擬電廠”的? 在虛擬電廠項目推出之前,小鎮的太湖能谷已經研發出了移動儲能電站,據測算,一個由長興新能源小鎮太湖能谷生產的公司型儲能電站,一年可為企業減少236萬元的電費開支。虛擬電廠的最終目的,是要處理好分布式能源與大電網的關系,而這是傳統電網企業近年來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發表于:8/18/2018 江蘇金湖實施一批微電網、增量配網、電網側儲能項目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印發《金湖縣創建國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工作方案》,方案指出,金湖縣要堅持創新導向,實施一批微電網、儲能、風電等新能源示范項目,引領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優化能源結構。 發表于:8/18/2018 從跟跑到領跑 中國西電打造特高壓輸變電完整產業鏈 在建國初期,國內的電力供應非常緊張,很多地區都在采取輪流供電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因此,在前十來個“五年計劃”中,都重點提到了如何發展電力。中國西電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隨著中國電力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進而快速成長起來。 發表于:8/18/2018 德國:1座小鎮 7倍能源 從照片上看,EnergiehotelKultiviert(田耕能源酒店)是那種最常見的德國鄉村酒店:樓高三層,紅色斜坡屋頂,白墻和深色實木的拼接顯得大方樸素。樓內客房面積普遍不大、櫸木家具的設計也是簡潔風格。 發表于:8/18/2018 曾鳴:電網開放意味著什么?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取消了一直以來建設、經營電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這意味著今后在跨區域輸電、增量配電以及分布式微網等電網建設、服務的各個層面,都有可能看到外資的身影,這是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 發表于:8/18/2018 以儲能項目建設助推產業優化升級 7月27日,平高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座電網側分布式儲能電站河南電網10萬千瓦儲能示范工程——信陽龍山儲能變電站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削減電網高峰負荷0.8萬千瓦,為儲能行業商業化市場運營開創了先河。這標志平高集團在新產業(儲能)領域邁出堅實一步。 發表于:8/14/2018 歐洲統一電力市場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電源資源分布廣泛,但發用電分布不均衡,具有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和潛力。市場環境下如何優化配置電力資源?歐洲統一電力市場的發展為我國的電力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 發表于:8/14/2018 國家電網通過擴大市場化交易等措施 2017年降低客戶用能成本737億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19億元;完成售電量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營業收入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利潤總額465億元,同比增加9億元;資產負債率57.1%……這是國家電網公司交出的2018年上半年成績單。 發表于:8/14/2018 可再生能源并網:風、光消納需要儲能保駕護航 儲能系統有助于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儲能系統的引入可以為風、光電站接入電網提供一定的緩沖,起到平滑風光出力和能量調度的作用;并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改善新能源發電功能率不穩定,從而改善電能質量、提升新能源發電的可預測性,提高利用率。 發表于:8/14/2018 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研究 闡述了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的工作原理,在對發射與接收電路幾種拓撲結構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收發電路均采用串聯補償結構、諧振頻率為1 MHz、負載為10 Ω的模型。基于線圈的互感耦合等效模型,從電路角度分析得出系統的輸出功率和效率與線圈、負載、互感等參數之間的關系。針對磁耦合諧振系統滿足最大輸出功率時效率比較低的狀況,提出了功效積指標。在滿足系統輸出功率的基礎上,該指標實現了較高的傳輸效率。最后,通過Matlab仿真驗證了所提功效積指標的可行性。 發表于:8/14/2018 多臺逆變電源并聯冗余運行控制系統的研制 提出了一種分布式控制并聯方案實現多臺逆變電源并聯控制系統,分析了逆變電源并聯運行控制過程中的電壓和電流特性。試驗運行結果表明,各模塊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達到比較理想的并聯運行控制效果。 發表于:8/14/2018 ?…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