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數字化Delta型UPS的設計與實現 為解決電網污染、改善電網質量、避免因停電造成的設備故障和數據丟失等問題,通過DSP和ARM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Delta型UPS的全數字化。在分析Delta型UPS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設計了硬軟件電路,利用DSP TMS320F2812實現控制算法,通過ARM S3C2440實現網絡通信和人機交互。通過PSIM仿真和實驗,驗證了理論設計的正確性和Delta型UPS的優良性能。 發表于:9/4/2018 中國內地首個電力現貨市場投入試運行 以廣東起步的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8月31日啟動試運行,這是中國內地首個投運的電力現貨市場。 發表于:9/3/2018 AI進電網 除了省電還能做點兒啥 “嗯,‘阿Q’‘星仔’按計劃巡視中,‘M豆’在打瞌睡(充電)?!贝_認班組轄區50公里范圍內六臺機器人都無異常后,國網嘉興供電公司220千伏嘉鳳安變電運維班運維人員小胡開始每天交接班前的例行工作———智能巡檢機器人巡檢報告檢查與分析。這些智能“鋼鐵俠”除了充電以外,風雨無阻,全天候對站內2800個點位進行循環監視,持續為運維人員推送現場的運行數據。 發表于:9/3/2018 甘肅電力探索市場化交易模式促進新能源外送 翻開中國可再生能源分布圖,風能、太陽能占據了甘肅版圖的絕大部分。“風光”資源儲量豐富,發展潛力巨大。甘肅電網在西北五省占據“四室一廳”中“客廳”的地位。 發表于:9/3/2018 售電公司如何切入綜合能源服務 分取萬億市場蛋糕 價差時代已結束,要全方位滿足客戶的用電需求,為客戶不斷創造價值,更好地提升客戶依賴性,增強市場競爭力,提供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是最好的選擇。售電公司最貼近客戶,具有天然的業務延伸優勢,可以順勢拓展至其他綜合能源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售電公司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發表于:9/3/2018 DNV GL支持中國首個海上風電場高壓柔性直流升壓站的建設 全球最大的獨立能源專家和認證機構DNV GL,今日為中國第一個柔性高壓直流(VSC HVDC)海上風電場換流站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技術咨詢支持,并簽訂了技術服務合同 。 發表于:9/3/2018 世強多協議無線MESH解決方案 可使智能照明應用節能便捷 2018年8月31日,“第28屆(廈門)LED照明驅動暨智能照明技術研討會”在廈門成功舉辦。此次會議邀請了Power Integration、Silicon Labs和世強等知名企業進行現場演講,其中Silicon Labs和世強的技術專家就智能照明的無線協議選擇,為現場工程師們帶來了干貨滿滿的演講。 發表于:9/3/2018 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方法研究 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是智能變電站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及精度等各項指標對繼保、測控、數字電能計量等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各地供電單位對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選型、驗收、定期檢測等環節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尚未達到完善、全面、準確的程度。提出了一種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裝置,具有表源一體化可分離結構特點,既可以對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及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量值溯源,也可以直接校準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誤差。 發表于:8/31/2018 電網電壓不平衡條件下并網逆變器的研究 采用一種具有雙參數控制的結構實現并網運行和負序電流的消除,直流側的電壓控制環作為并網的基礎控制,同時提取電網電壓和逆變器輸出電壓的負序分量并加以控制,當兩者相等時就可以達到消除負序電流的目的,然后對負序電壓的獲取以及電流的跟蹤控制作了分析。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對系統進行仿真,驗證了系統的可行性。 發表于:8/31/2018 將德國和荷蘭之間輸電容量提高750兆瓦的新電力互聯線路已經投運 日前,德國和荷蘭之間的一條新電力互聯線路已經投運,將把兩國之間的輸電容量提高750兆瓦。 發表于:8/30/2018 推動天津電網建設走在全國前列,2021年初步建成一流能源互聯網 8月25日,天津市召開落實國家電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指揮部第一次會議,會議中提出,天津到2021年初步建成一流能源互聯網,努力推動天津電網建設和電力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 發表于:8/30/2018 電力+大數據,已成智能電網新形勢的出路 電力工業作為國家重大的能源支撐體系,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而環境監管要求的日趨嚴格以及各國能源政策的調整,對電力系統提出了節能、綠色、安全、自愈、可靠運行的要求,傳統的電力網絡已經難以滿足這些要求。 發表于:8/30/2018 Maxim最新電池電量計IC提供最低工作電流,最大化延長移動和便攜設備的運行時間 Maxim宣布推出MAX17262單電池和MAX17263單電池/多電池電量計IC,幫助可穿戴設備、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以及物聯網(IoT)產品等鋰離子(Li-ion)電池供電的移動和便攜設備設計者有效延長設備運行時間、提供業內最高精度的電池充電狀態 (SOC) 數據,提升終端用戶體驗。MAX17262的靜態電流僅為5.2μA,為同類產品中最低水平,且集成電流檢測。MAX17263的靜態電流僅為8.2μA,可驅動3至12顆LED用于指示電池或系統狀態,非常適用于不具備顯示功能的應用。 發表于:8/30/2018 泰克大咖解讀低噪聲背后的科學 低噪聲的重要性,源自電池技術及低噪聲、低電壓應用的行業發展大勢,必須真正實現低電壓,才能使移動設備中的功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否則電池很容易就耗干了。這些因素正推動著所有這些技術朝著低電壓的方向發展,精確的測試和評估系統成為必須的工具,而只有測試系統本身保持精確的低噪聲,才能保證我們需要測量的信號不被湮沒在測試系統本身的噪聲中。這正是業界普遍面臨的測試挑戰。 發表于:8/30/2018 面向智能電網應用的PLC-IoT 標準正式發布 在CIGRE 2018暨華為全球電力峰會上,華為與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P1901.1標準工作組成員共同慶祝面向智能電網應用的中頻(12 MHz以內)電力線通信(PLC)技術的標準IEEE 1901.1-2018正式發布。雙方代表宣布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該標準的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加速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發表于:8/30/2018 ?…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