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一種新型無源緩沖軟開關逆變拓撲 針對傳統的軟開關逆變拓撲中輔助緩沖電路結構復雜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無源緩沖逆變電路。新拓撲實現了功率開關管的零電流開通和零電壓關斷。所提的新型無源緩沖電路結構簡單,所用無源元件數目少。在軟開關實現過程中諧振少,造成的電磁干擾和損耗低。詳細分析了所提拓撲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相應的仿真模型。仿真結果表明,所提拓撲實現了開關管的軟開關動作,有效地降低了開關損耗,驗證了所提拓撲結構的有效性。 發表于:12/4/2018 一種基于雙向變換器的太陽能電池儲能供電系統 為了解決太陽能供電系統中輸出效率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雙向變換器的電池儲能供電系統。該系統由微控制器模塊、DC-DC變換器模塊和開關模塊組成。微控制器模塊能夠檢測和調整輸入輸出電流,DC-DC變換器模塊可以實現輸入端到輸出端的電壓變換,開關模塊能夠改變變換器兩端能量傳輸方向。實驗表明,當充電電流為2 A時,其效率可達97.25%;當放電電流為1 A時,效率可達95.3%。電流步進調整值小于0.05 A。 發表于:12/3/2018 從充電樁線纜失效模式談開去 10月30日,在DEKRA德凱主辦的“2018電動汽車安全·創新論壇”上,筆者有幸學習了電動汽車充電樁電纜標準及失效分析進行了深入分析。 在電動汽車逐漸替代傳統燃油車的大趨勢下,電動汽車每年的全球出貨量也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而與此同時對于電動汽車的充電配套設施的需求也是與之俱增。然而,電動汽車充電樁的故障率卻一直處在一個不低的水平。其中又以充電線纜的損壞占到了相當的比例。 發表于:11/29/2018 直流輸電領域:世界首個千米深井接地極項目試驗成功 11月24日,世界首個千米深井接地極驗證試驗結束,經過全方位測試,對比分析各項性能參數,試驗正式宣布成功。聽到這一消息,在深圳、河源、廣州三地的近百名試驗人員不禁起身歡呼。此次試驗的成功意味著南方電網已自主掌握深井接地極工程應用全套技術,同時也標志著在直流輸電領域取得了又一戰略性突破。 發表于:11/28/2018 浙江經研院理論和科技"素描"新一代電力系統 面對能源電力行業發展新趨勢,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成立新一代電力系統研究領導小組,全面開展新一代電力系統發展研究。作為支撐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簡稱“國網浙江經研院”)快速積極響應,成立專項工作組,為下階段全面規劃建設具有浙江特色的新一代電力系統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與技術經驗支撐。 發表于:11/28/2018 世界首個特高壓混合直流工程線路開工建設 11月26日上午,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直流輸電線路第19標段在廣東英德市黎溪鎮B51號塔正式開工,標志著世界首個特高壓混合直流工程線路正式開工建設。 發表于:11/28/2018 GE折戟工業互聯網的啟示 當前,我國掀起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熱潮。然而,大洋彼岸的GE公司,打響“工業互聯網”第一槍的美國工業巨頭,由于業績低迷股價縮水,不僅被剔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更不得不大規模甩賣資產,其中包括被業界奉為鼻祖的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這一消息讓中國工業界坐立難安,頻頻發出工業互聯網此路不通、路在何方的驚呼和疑問。 發表于:11/28/2018 2017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量首次超過煤電 電力需求的激增、技術成本的下降以及政策制定的創新,已使發展中國家取代發達國家,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的領導者。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一項全面新研究發現,2017年全球大部分新增清潔能源的投資額流向了新興市場國家,新增清潔能源裝機量首次超過同期新增燃煤發電裝機規模。 發表于:11/28/2018 2035年后集成式用戶側儲能項目的總規模將超過電網側儲能 預計到2040年,全球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942GW/2857GWh,吸引高達6200億美元的投資。電池價格的下降將有助于儲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網領域的應用,幫助風電與光伏發電解決發電不穩定和間歇性問題。儲能正在成為提高電網穩定性和電力資產利用率的重要解決方案。此外,用戶側儲能項目也將在為用戶提供電力管理服務的基礎上,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電力系統服務中。 發表于:11/28/2018 設計師解讀兩項儲能技術分別有何特色! 電力儲能是智能電網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通過在電力系統中增加存儲環節,使得“剛性”的電力系統變得更加“柔性”,通過儲能,能夠平抑大規模清潔能源發電接入電網帶來的波動性,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和靈活性。同里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在能源生產側開展了預制艙式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項目,通過儲能技術實現清潔能源的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 發表于:11/28/2018 裝上“中央空調” 珠海橫琴新區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讓城市更智慧 “我們是區域集中供冷的首批用戶之一,每年供冷期長達9個月。不止我們,整個島上都在使用。”橫琴總部大廈物業管理部經理楊鴻志所說的正是由國家電投集團珠海橫琴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橫琴能源公司”)建設的珠海橫琴新區綜合智慧能源項目。那么,“珠海橫琴新區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究竟是什么?它為橫琴帶來了哪些改變? 發表于:11/28/2018 李立浧:未來可探索發展“透明電網” 11月22-23日召開的2018上海能源創新論壇上,兩院院士,政府部門負責人,以及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能源企業領袖和有關媒體代表等近600人齊聚一堂,圍繞能源行業轉型與創新發展戰略開展深入交流研討。其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副主任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圍繞能源轉型變革發表了主旨演講。 發表于:11/28/2018 淺析|新版配額制的“變”與“不變” 2018年,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于3月、9月、11月三次征詢意見。從征求意見稿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可觀察到,圍繞建立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兼顧緩解可再生能源階段性補貼壓力的核心目的沒有改變,政策框架逐步簡化、清晰,政策細節逐步明確。 發表于:11/27/2018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東部能源要“遠方來”與“身邊來”相結合 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多元化,以高碳能源為主逐步向綠色、低碳轉型,成為解決東西部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大戰略。 發表于:11/27/2018 國資委綜合局劉源:節能領域是央企的新增長點 年產值達600億元 中央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主要分布在石油化工、電力、機械、煤炭、運輸和建筑等領域。它們既是能源生產大戶,又是能源消費大戶,央企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2%。央企節能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節能目標的實現,對全社會節能工作有著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做好節能工作也是推動中央企業加快綠色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發表于:11/27/2018 ?…787980818283848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