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11條特高壓線路到底輸送了多少可再生能源? 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6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省份公布了可再生能源消納情況及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落實情況,信息量可謂不小。當大家都在關心哪個省份墊底時,筆者卻被報告末尾的“特高壓輸送可再生能源情況”抓住了眼球。這是國家戰略性發展特高壓以來第一次公布特高壓線路輸送電量情況,結合筆者之前做過的特高壓線路信息梳理,有幾個數字還是挺值得解讀的。 發表于:4/24/2017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預測及產業鏈供需規模分析 中投顧問對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因素分析 發表于:4/24/2017 燃料電池微電網的興起 燃料電池微電網正在興起,這是兩個技術(燃料電池和微電網)的天然屬性和相輔相成的結果,這兩個技術互為彼此,唇齒相依。他們共同滿足當今能源發展的需求,這些能源具有成本競爭力,高度可靠,清潔,安靜,包容,模塊化,可擴展和社區友好。 發表于:4/24/2017 分布式儲能市場升溫 儲能電池企業搶灘布局 國內儲能市場風起云涌,分布式儲能系統正在升溫。 發表于:4/24/2017 基于全通濾波器的比例復數積分控制分析 傳統比例積分控制單相并網逆變器存在穩態幅值和相位誤差問題,同時諧波成分較大?;诖?,采用具有零穩態誤差和低諧波注入特點的比例復數積分(PCI)控制方法,復數環節通過全通濾波器實現,在單相并網逆變器系統中,無需構造虛擬三相坐標系或者dq坐標系,簡化了控制系統結構。用Simulink對相同條件下的PI和PCI控制進行了仿真分析,PI控制的單相逆變器輸出電流THD值為0.83%,而PCI控制的THD值為0.46%,若再加入多重PCI控制,可降至0.25%。仿真結果驗證了PCI控制下的單相并網逆變器具有良好的穩態性能以及對并網電流諧波的抑制作用。 發表于:4/24/2017 光纖傳感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 澳大利亞未來光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FT)成立于1994年,公司總部設在墨爾本。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FFT公司的光纖傳感技術在設計和開發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安全保障方面,該項技術已在國際上獲得了多項專利,并獲得ISO9001和IQNET組織的認證。 發表于:4/22/2017 圖爾克接插件系統在焊裝車間的應用 在汽車制造工藝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流程中,焊裝的自動化程度、柔性化程度決定了汽車制造業的發展前景與未來。因此焊接作為汽車制造中的重要工藝環節,對設備可靠性及控制系統有著極高的要求。 發表于:4/22/2017 真有效值電流傳感器在電纜銅絲退火電流監控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銅桿和鋁桿在拉絲機上拉拔的過程中,會發生硬化、變脆,為了恢復單絲的塑性,并保持良好的電氣性能,需要將線材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退火熱處理。目前常見的退火方法有:退火爐退火,熱管式退火,接觸式電刷傳輸大電流退火和感應式退火等幾種方法,每一種退火方法都有其特點和局限性。 發表于:4/22/2017 區塊鏈能源打破交易界限 微電網用戶自由交換剩余能源 紐約能源公司靛藍咨詢的總經理David Groarke認為,很容易看出為什么區塊鏈技術可以改變能源交易的未來。區塊鏈技術可以改變能源交易的基礎規則,破除買家和賣家之間的界限。 發表于:4/21/2017 未來能源依賴儲能突破 我們一向熱衷于從物質層面討論能源的發展和變遷,這當然無可厚非,畢竟大多數時候能源首先是作為一類物質而存在。但當我們把眼光逡巡在“水面”之下,試圖找出能源發展的深層動因和內在規律時,似乎可以發現一些隱秘的“暗線”在不羈地波動,它們既指向能源發展的本質,也彰顯著人類文明進程中某些微妙而深遠的規律。 發表于:4/21/2017 深度!關于電力一帶一路 你所需要了解的十個問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入一個月倒計時,主線投資情緒有望再次提升。此外,電力作為基礎建設的先行環節,未來也有望成為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重點?;诖耍覀兒喡詾橥顿Y者梳理了有關電力一帶一路的部分核心關注點。 發表于:4/21/2017 黑科技!專治坐姿不正的傳感器來了 眾所周知,久坐其實是一件極其不健康的事情。如果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者坐姿不正確,腰椎、背部難免疼痛,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永久損傷??扇缃?,絕大多數人的工作性質都是一坐一整天。于是,如何才能坐的正確、坐的舒服、坐的健康已經成為繼“午飯吃什么”之后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了。 發表于:4/20/2017 虛擬現實技術必須攻破的四大難題 VR元年接近尾聲,人們似乎都感覺未來觸手可及——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VR技術仍然不成熟,笨重的頭顯設備以及電線讓無疑降低了VR的體驗感,而且高昂的價格依然是通入VR大門的一道門檻······這一切都有待于人類不斷的探索和技術創新,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攻破VR技術的四大難題。 發表于:4/20/2017 人工智能超越人類只是時間問題? 據《衛報》報道,談到機器人的未來,遞歸神經網絡之父、德國計算機科學家尤爾根·施米德胡貝(Jürgen Schmidhuber)在受訪時表示,“未來機器人對我們的關注將會如同我們對螞蟻的關注一樣?!彼€稱,人工智能將會在2050年超過人類智能。 發表于:4/20/2017 E703.15 單芯片超聲波水表解決方案 本文主要介紹基于集成芯片 E703.15 的超聲波水表方案。周立功公司基于此芯片開發了整套超聲波水表解決方案,可快速支持用戶的從評估到量產的整個過程。 發表于:4/20/2017 ?…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