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兩會代表提案的關鍵詞 今年的兩會已落下帷幕,“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代表委員提案和議案中的關鍵詞。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對國家、社會及個人造成巨大威脅。 下面就一起看看對于解決所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代表委員們都有哪些好的建議。 最新資訊 消息稱閃迪放棄550億美元在美大型晶圓廠建設投資項目 7 月 17 日消息,根據美聯社與當地媒體 Crain's Detroit Business 報道,美國密歇根州州長 Gretchen Whitmer 周三表示,在該州境內建造一座半導體制造設施的計劃已因 " 國家層面的巨大經濟不確定性 " 被公司放棄,且這一公司沒有將項目轉移到美國境內其它地點的計劃。 的決定。 發表于:7/18/2025 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額6502.6億元 據海關統計,2025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17875.5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0000.3億元,增長7.2%;進口87875.2億元,下降2.7%。 發表于:7/18/2025 消費級芯片上車 成本大降 無強制安全認證要求 7月18日消息,近日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公開表示稱,奧迪絕不拿用戶練手。 李鳳剛以消費級芯片和車規級芯片的安全余量舉例稱,“汽車在高速行駛中一旦發生問題,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費級芯片的缺陷率允許達到500PPM(即每100萬件中允許有500件出現故障),而車規級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萬分之一”。 隨后,汽車該不該用消費級芯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的表示支持這樣做,也有人強烈反對。 發表于:7/18/2025 四大核心問題難解決 固態電池26年恐難量產 集能量密度高、補能速度快、性質穩定等多重優勢的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新能源時代的理想能源方案。為了搶占更有利的市場地位,部分企業已經公布了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表,甚至有企業計劃在 2026 年將固態電池量產上車。 然而,企業需要克服的技術瓶頸,可能要比想象中更大。 在日前舉辦的「2025 中國汽車論壇」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芳直言,固態電池仍存在四個在短期內難以突破的核心問題:離子傳導通道不夠明確、生產工藝復雜、安全控制未到位、大規模量產難度高。 發表于:7/18/2025 自我革命的恐懼是否將導致蘋果的柯達時刻? 半個世紀后,當我們揭開這面被塵封的鏡子,把目光投向蘋果帝國時,一個問題開始浮現: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蘋果是否正經歷它的“柯達時刻”? 發表于:7/18/2025 傲科4x200G硅光ICR正式商用 近日,高速光互連芯片提供商深圳市傲科光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科”)發布基于硅光單片集成的4x200G相干接收機ICR芯片,技術指標完全滿足C-band和L-band的應用要求,覆蓋骨干網400G QPSK、城域網800G 16QAM以及數據中心互聯 發表于:7/18/2025 復旦大學攜手復旦微電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5年7月16日,在復旦微電子集團成立27周年當天,“自主之芯 協同之道”高端論壇于復旦大學江灣校區舉辦。 論壇期間,復旦大學與復旦微電子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校企雙方在科研協同、技術轉化、機制共建等關鍵領域邁入深層次合作新階段。 未來,復旦大學與復旦微電子集團將以此次協議為基礎,持續推動科研成果在真實產業場景中的落地轉化,探索高??蒲匈Y源與企業工程能力之間的有效銜接路徑,助力構建更加開放、協同、高效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體系。 發表于:7/18/2025 繁花有聲|阿里云與產品伙伴共繪AI生態新圖景 阿里云「繁花計劃」自4月發布以來,持續釋放生態協同勢能,面向基礎設施、模型、數據、工具、應用、交付六大方向構建產品生態矩陣。 發表于:7/18/2025 中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50% 位列全球最高 7 月 18 日消息,2025 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于 7 月 15 日在長春順利召開。本屆大會以“新質引領智創未來”為主題,邀請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及高校專家、企業代表參加。 規?;瘧玫拇翱谄?。 發表于:7/18/2025 蘋果大模型團隊AI專家接連被Meta挖走 北京時間7月18日,據彭博社報道,在挖走蘋果AI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后不久,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旗下Meta又從蘋果招募了兩名關鍵AI研究員。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社交網絡巨頭已聘請馬克·李(Mark Lee)和湯姆·甘特(Tom Gunter),為其超級智能實驗室團隊工作。知情人士稱,馬克·李在近日離開了蘋果,已開始在Meta工作。甘特將在不久后入職。 發表于:7/18/2025 ?…404142434445464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