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醫療電子元件市場美商占據半壁江山,難覓中國廠商身影 先發優勢加上良好的市場環境與創新氛圍,讓醫療電子元件這一小眾市場在歐美地區蓬勃發展。據MarketsandMarkets的統計,前十五大醫療電子元器件公司均為美歐日公司。從華中數控求援物料清單談起日前,防治肺炎疫情的各種物資都出現短缺狀態,華中數控就被迫向社會求援,稱其因多種元器件庫存告急,無法及時生產用于甄別發燒人員的紅外測溫儀,從國外調貨又緩不濟急,需要國內有存貨的廠商調貨協助生產。 發表于:1/3/2023 全球智慧醫療產業正處于穩步發展階段 醫院智慧化建設離不開技術的支持,而隨著 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信息化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醫院智慧化建設已有了較為完善的技術基礎。其中,物聯網使設備互聯、互操作成為可能,打通了物理設備/空間與醫療業務,有助于提高運營效率和效果;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得到數量級的增長,眾多輔助決策、輔助醫療手段成為可能;信息化及移動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人與人、人與物的溝通效率,助力醫院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 發表于:1/3/2023 醫療科技走向“云端”,智慧醫療發展迅猛! “今年的CMEF呈現出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等創新特點。”第86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簡稱“CMEF”)日前在深圳舉行。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郝德明表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水平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發表于:1/2/2023 智慧的健康醫療管理成為社會和研究的熱點 健康中國是國家戰略,并且隨著技術進步,實現更加智慧的健康醫療管理成為社會和研究的熱點,尤其是智慧醫療和健康管理。隨著物聯網的興起,人工智能物聯網漸漸在現代生活中普及與應用,各行業都在尋求如何通過互聯網更好的改善百姓,提供優質的民生保障服務,智慧醫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發表于:1/2/2023 智慧醫療有利于整合我國碎片化的醫療系統 智慧醫療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傳感器技術和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并與傳統技術緊密集成醫療和健康服務等內容的一種新型醫療健康服務。搭載先進的物聯網、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等相關技術,借助智能手段將醫療、健康和服務相關的信息、設備、人員和資源連接起來,實現有效的互動,確保人們及時獲得可預防和可治療的醫療服務在實現我國的智慧醫療政策以及改善城市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特別的作用。 發表于:1/2/2023 血氧儀賣爆,帶飛哪些芯片? 三年前疫情剛爆發時,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血氧儀,5月的頭盔面罩,幾乎每個月都有賣到斷貨的醫用產品。而在今年的12月,國內防疫政策調整,血氧儀熱度卷土重來。 發表于:12/27/2022 賣斷貨的血氧儀:什么工作原理?誰最需要?涉及哪些公司? 血氧儀為什么賣斷貨了?什么工作原理?測量數據是否準確?和智能穿戴設備測量的數據有區別嗎? 發表于:12/27/2022 當人工智能、物聯網遇上醫療行業會擦出什么火花? 當我們再度審視騰訊的醫療生態時,其C2B的模式已經足夠清晰,供需雙向切入下,以“智能”與“連接”為核心的騰訊醫療夢,正緩緩在霧霾中明晰。 發表于:12/24/2022 探索“智慧醫療”新模式,提升就醫體驗! 最近,陳叔發現右膝后面長了一個腘窩囊腫,需要手術治療。由于家住在深圳市龍崗區骨科醫院旁邊,這里自然成了他的就醫首選。 發表于:12/24/2022 可穿戴式診斷設備的設計挑戰與未來機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加速以及近年來疫情影響的疊加,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智慧醫療健康產品的需求也在迅速擴大。日前,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給出了“數字+健康”的發展方向,提出要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健康服務,這為可穿戴式診斷設備的發展帶來了一股勁風。 發表于:12/21/2022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之二十四:基于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纖的非線性光學內窺鏡 光纖是現代醫學臨床應用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在最小侵入程度的條件下進入狹小空間,向特定區域傳輸激發光并收集光信號,實現顯微成像;同時,光纖探針也可直接用作外科手術工具。將非線性光學成像與光纖傳輸相結合可以實現更加高效的內窺成像。本期介紹兩個基于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纖的非線性光學內窺鏡系統。 發表于:12/20/2022 聯合麗格慕安:數字化是消費醫療行業的新發展方向 新浪科技訊 12月16日下午消息,由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科技聯合主辦的“2022科技風云榜”線上年度盛典今日開幕。聯合麗格醫療美容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慕安指出,數字化是消費醫療行業從業者的主要發展方向。 發表于:12/18/2022 淺析穿戴心率血氧接收芯片在智能手環中的應用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身,如此一來,可穿戴健身追蹤設備就變得很流行。心率血氧接收芯片可準確測量脈搏波形、心率值、血氧值和血管微循環參數等信息。用戶能夠一直關注自己的行動曲線。幾乎可以追蹤一切行為,從用戶爬了多少個臺階到用戶昨晚的睡眠質量如何等,基本全面覆蓋。 發表于:12/15/2022 Bionaut Labs微型機器人可實現腦內精準醫療 11月28日,美國生物科技初創公司Bionaut Labs(生物機器人實驗室公司)在最新一輪(B輪)融資中籌集了4320萬美元。這筆錢用于資助公司的醫學臨床試驗,以便證明用微型機器人進入人的大腦治療腦部疾病,是安全且有效的。 發表于:12/11/2022 三維類器官可用于探究早期癌癥發展 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實驗室培育出一個三維類器官模型,該模型的細胞來自人體組織,旨在促進人們對胃食管交界處(GEJ)早期癌癥發展的理解。 發表于:12/5/2022 ?…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