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NASDAQ:AMD ) 在過去六個月內飆升了 50% 以上。華爾街似乎終于意識到了這個關鍵事實:AMD 正在縮小與英偉達的差距。
首先,從技術層面來看 —— 這一點在二季度已經很明顯了。既然技術差距在縮小,接下來 AMD 在市場份額上追趕自然順理成章,估值方面也會如此。在分析師看來,AMD 在未來兩年有望翻倍。
AMD于 8 月 5 日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營收超出預期,并上調了業績預期。然而,數據中心業務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同比增長僅為 14%。
但這背后有明確的原因。
由于受到 MI308 出口管制的影響,數據中心收入環比下降 12%。
資料來源:收益電話會議。
目前這些管制已解除,意味著 AMD 現在可以恢復對中國市場的銷售。
展望未來,還有更多令人興奮的事情。例如,AMD 正在縮小與英偉達的技術差距。
以下是首席執行官 Lisa Su 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所說的話。
從競爭角度來看,MI355 在關鍵訓練和推理工作負載方面達到甚至超過 B200,并在關鍵工作負載方面提供與 GB200 相當的性能,同時成本和復雜性顯著降低。對于高端推理,MI355 的每美元代幣收益最高可提高 40%。
資料來源:收益電話會議。
這清楚地表明 AMD 正在縮小與英偉達的硬件差距,這是個好消息。
英偉達的多頭可能會說,CUDA(軟件層面)才是真正的差異化優勢。但在軟件方面,AMD 也在大步追趕。
我們宣布對 ROCm 7 進行了重大升級……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其推理和訓練性能提高了 3 倍以上,并增加了對大規模訓練、分布式推理和低精度數據類型的支持。
資料來源:收益電話會議。
ROCm 7 是 AMD 版的 CUDA,公司顯然投入了大量資源,要把它提升到與主要競爭對手相當的水平。
由喬治?霍茨創立的 AI 公司 Tiny Corp 也認為,AMD 在軟件上的差距正在縮小。
從邏輯上講,隨著 AMD 縮小技術差距,其市場份額將會擴大。
人工智能公司非常樂意不被英偉達所束縛,英偉達目前占據著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市場約 90% 的份額。最新的收益電話會議顯示 AMD 已準備好奪回部分市場份額。
目前,其份額約為10%,相信未來五年這一份額還有翻倍的空間。
據估計,到 2029 年,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790 億美元。到 2030 年,如果采用同樣的 27% 的增長率,則意味著 TAM 達到 4840 億美元。
以 20% 的市場份額來看,到 2030 年數據中心的收入將接近 1000 億美元。這遠高于目前的收入預期,而且利潤率也將更高。
讓我們簡單一點,僅根據數據中心的收入來評估AMD的價值。到2030年,這一收入將達到968億美元。
AMD 的市銷率目前略低于 10,而英偉達的市銷率接近 30。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英偉達是市場領導者,利潤率更高。
然而,考慮到我們現在純粹比較的是AMD和英偉達在數據中心的收入,30%的市盈率不太合理。但我們絕對可以采用15%的市盈率。這將使我們的估值達到近 1.45 萬億美元。
上述估值意味著到 2030 年 AMD 的數據中心業務價值可能超過一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該業務的其他部分。
這是樂觀的估值嗎?或許吧。
數據中心的收入呈指數級增長。
AMD 可能會獲得市場份額。
我們可以稍微調整這兩個數字,但基于這兩個核心事實,我們很難不看好 AMD。
除此之外,AMD 和IBM剛剛達成了一項量子計算協議。
該項目的核心目標是創建可擴展的開源計算平臺,將量子處理器與傳統 CPU(中央處理單元)、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相結合。
來源:Stocktwits。
這里最大的風險是我們高估了數據中心的增長。目前的投資似乎表明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資本支出周期可能會在未來兩年內發生轉變。
此外,競爭日益激烈,英特爾未來也有可能會侵蝕AMD在PU市場的份額。
最后,出口限制問題也會對AMD業績有所影響。
總而言之,如果你相信人工智能革命,很難不看好AMD。該公司正在追趕英偉達,即使市場份額只是小幅增長,也會帶來收入的爆炸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