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國產半導體IP與設計服務廠商芯原股份在A股盤中股價一度20%漲停,雖然收盤漲幅收斂至15.52%,但加上一交易日的13.39%漲幅,兩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約31%。而芯原股份股價連續大漲的背后,則似乎與拿到字節跳動AI芯片訂單的傳聞有關。
字節跳動自身擁有龐大的AI芯片需求
作為國內頭部的互聯網廠商,字節跳動近年來在人工智能(AI)浪潮當中持續在AI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巨資,以滿足自身持續增長的AI算力需求。根據資料顯示,字節跳動2024年資本支出達到800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1600億元,這些資金大部分都投向了AI基礎設施。
2025年1月,《金融時報》曾爆料稱,字節跳動2025年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超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1元),其中計劃在國內購買價值約400億人民幣(約合55億美元)的AI芯片,這達到了去年的兩倍。此外還計劃在海外投資約68億美元。顯然,對于字節跳動來說,AI芯片已經成為了其最為關鍵的一項采購成本支出。
而在AI芯片市場上,英偉達近年來一直是一家獨大,再加上2022年以來美國持續升級的出口管制政策,使得字節跳動在過去數年主要依賴于英偉達對華特供的A800/H800/H20芯片。但由于H20芯片性價比偏低,再加上國產AI芯片性能的逐步提升,字節跳動也加大了對于國產AI芯片的采購。
根據此前的傳聞,字節跳動今年將在國內采購的價值400億元的AI芯片訂單當中,約有60%將會由華為、寒武紀等國產AI芯片供應商供貨,其余40%將采購英偉達對華特供的H20芯片。但是由于今年4月H20的禁令,以及今年7月H20解禁后,英偉達又因芯片安全問題被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可能將會影響到字節跳動后續的AI芯片采購需求的選擇。
自研AI芯片已有數年
與此同時,為了降低AI芯片高昂的采購成本以及避免受制于外部供應商的被動局面,字節跳動很早就開始了組建團隊自研AI芯片。畢竟,字節跳動自身龐大的新品需求已經足以支撐一只自研芯片團隊。而且像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大廠也都有自研芯片以滿足自身的需求。
早在2018年4月,字節跳動副總裁楊震原就曾表示,字節跳動擁有全球數量最大的用戶上傳視頻需要分析理解處理,平臺推薦引擎也需要強大的機器學習算力,有非常大量的芯片采購和應用,目前也在芯片相關領域積極尋求突破。
隨后在2021年3月開始,字節跳動陸續通過其官網,發布了芯片相關的職位,包括芯片應用(ARM軟硬件優化)、芯片應用(ARM硬件,北京/上海)、芯片CAD工程師、芯片綜合/STA工程師、芯片DFT工程師、芯片后端設計工程師、芯片CAD等。
對此,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當時曾回應稱:“(公司)是在組建相關團隊,在AI芯片領域做一些探索。”
2022年7月,字節跳動副總裁楊震原在“2022火山引擎原動力大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再度確認,字節跳動正在開展自研芯片,主要用于自身視頻推薦業務。研發團隊將為字節跳動大規模視頻推薦服務專用場景定制硬件優化,如視頻編解碼、云端推理加速等,以期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字節跳動否認與芯原股份合作AI芯片
2024年6月,就曾有傳聞稱,字節跳動正與美國芯片大廠博通(Broadcom)公司合作開發一款先進的AI芯片。針對該傳聞,字節跳動官方當時回應稱“消息不實”。
2025年2月下旬,在字節跳動辟謠與博通合作半年多之后,又有傳聞稱,字節跳動轉向了與芯原股份合作。這一傳聞似乎推動了2月25日芯原股份股價一度大漲17%。
8月19-20日,關于字節跳動聯合芯原股份設計一款先進AI芯片的傳聞再度被熱炒,引發了芯原股份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盤中20%漲停,兩個交易日收盤累計漲幅約31%。
對此,芯智訊在8月20日下午14點左右聯系了字節跳動內部人士進行求證,對方表示,未在內部聽到類似消息。同時,該內部人士還強調,字節跳動有自己的完整的AI芯片研發團隊(包括后端團隊),無需外部的芯片設計服務團隊協助,并且關鍵的IP也是都是自研。
隨后,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也向一些媒體記者回應稱,公司與芯原股份并無AI芯片相關合作,對不實傳言予以澄清。
芯原股份回應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8月20日晚間,芯原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連續三個交易日內(2025 年 8 月 18 日、8 月19 日及8 月20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 30%,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的有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形。
芯原股份表示,經公司自查并向公司第一大股東 VeriSilicon Limited 發函確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第一大股東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亦不存在不應披露而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目前日常經營情況正常,未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環境或行業政策未發生重大調整,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
根據8月1日芯原股份披露自愿公告顯示,預計今年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5.84億元,環比增長 49.90%,主要由知識產權授權使用費收入及量產業務收入增長所帶動。預計二季度虧損環比大幅收窄。
芯原股份還預計二季度末,在手訂單金額為30.25 億元,環比增長23.17%,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一站式芯片定制業務在手訂單占比近90%。
這一數據似乎是引發外界認為芯原股份獲得了“字節跳動”這個大客戶的芯片定制服務訂單的緣由。
但是,2025 年一季度芯原股份的芯片設計業務收入雖然同比增長40.75%,但僅為1.22 億元;量產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40.33%,但也僅有 1.46 億元。二季度末之時,芯原股份的在手訂單就有24.56 億元,其中量產業務在手訂單就超過了11.6 億元,這包括了二季度新簽的超2.8億元量產業務新簽訂單。
顯然,從已有的數據來看,芯原股份今年上半年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業務收入和在手訂單并未出現拿到“字節跳動”AI芯片訂單應有的爆炸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