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我國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今年底啟動試運行 7 月 22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今日援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消息,位于北京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 ——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一期工程建設將于 2025 年底完成,啟動試運行。作為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發射度最低、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 發表于:7/23/2025 我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光伏直流領域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7 月 22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今日報道,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低壓直流系統及用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該標準是光伏直流領域的首個國際標準,為分布式光伏開發與新型配電系統建設奠定了基礎,為全球分布式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指南。 發表于:7/23/2025 一種基于可調SPWM算法的面積優化方法 在LED顯示驅動芯片中,采用可調的SPWM算法實現顯示刷新率可調的功能。提出了一種基于SPWM算法的面積優化方法,以解決傳統的可調SPWM算法在硬件實施時,所需要的面積資源較多、成本較大的問題。該算法將子周期分成2的冪長度的兩種類型,由此簡化了可調SPWM算法硬件化所需要的運算資源,從而能夠有效地減少驅動芯片的面積。在Synopsys DC下,分別對傳統和本文優化方法實現的電路進行了綜合,綜合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節省33.6%的面積。 發表于:7/22/2025 消息稱英偉達-聯發科AI PC芯片波折不斷 7 月 22 日消息,海外媒體 SemiAccurate 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英偉達攜手聯發科打造的 N1 系列 AI PC SoC 近來遭遇新的波折,需要到 2026 年晚些時候才能推出。 發表于:7/22/2025 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已在多地商業化部署 7 月 21 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已在我國多地部署,3 臺不同版本的“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已分別在超算中心、國內高校及相關部門部署并運行。 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已在多地商業化部署 發表于:7/22/2025 解析四盤NAS:鐵威馬F4-424 Max和極空間Z4Pro 在數據爆炸的時代,NAS?設備逐漸從“專業工具”變成剛需裝備。當鐵威馬F4-424?Max遇上極空間Z4?Pro,這場四盤位NAS存儲王者之爭,終于交出了令人震撼的答案——性能差距,原來可以如此懸殊。 發表于:7/22/2025 國產GPU廠商瀚博半導體啟動IPO輔導 估值超100億元 中國證監會官網消息顯示,7月18日,瀚博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博半導體”)已啟動上市輔導,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作為一家成立僅六年國產GPU廠商,瀚博半導體已連續三年登上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2024年估值超過100億元。而在此之前,另外兩家國產GPU廠商摩爾線程、沐曦股份均已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IPO招股書,擬分別募資80億元和39.04億元。 發表于:7/22/2025 戴爾遭經銷商翰林匯起訴 近日,翰林匯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翰林匯”)發布重大訴訟公告,針對PC大廠戴爾拖欠巨額返利的問題,已經向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并于7月14日接到了法院的正式立案受理通知。 作為戴爾中國總代理以及官方外包售后維修商,翰林匯要求戴爾電腦支付超過人民幣3.74億元的逾期支付款,同時還要求戴爾承擔至少1400多萬的利息,以及公證費等雜費。 發表于:7/22/2025 英偉達GPU被曝嚴重漏洞 英偉達 GPU,被白帽黑客發現了嚴重漏洞。 通過一種名為 GPUHammer 的攻擊方式,可以讓 GPU 上跑的大模型,準確率從 80% 直接掉到 0.02%,可以說是渣都不剩。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形容,這種攻擊就像在模型中引發災難性的腦損傷。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在英偉達 RTX A6000 上成功測試了這種攻擊,但不排除其他型號也可能受到影響。 發表于:7/21/2025 北大團隊實現二維硒化銦半導體晶圓制備突破 7 月 19 日消息,據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消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劉開輝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提出“固–液–固”材料制備新策略,首次實現了高質量二維硒化銦(InSe)半導體晶圓的制備。 發表于:7/21/2025 ?…67891011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