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國內電網企業云計算成熟度模型及實證 根據目前云計算和云計算成熟度模型(云計算能力評估模型)的研究現狀,結合國內電網企業的實際情況,首次提出面向國內電網企業量化的云計算能力成熟度模型,并建立云計算成熟度模型指標體系。該模型將云計算能力細分為業務支撐能力、IT服務能力、基礎平臺支撐能力和安全防護能力,并將這4個維度的能力進行分類。最后以國內某省級電網公司為切入點,使用該模型和指標體系進行評估分析。 發表于:11/19/2012 值得信賴的智能電網: Dr. Neuhaus Telekommunikation采用恩智浦A系列智能識別方案為通信網關安全把關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納斯達克代碼:NXPI)今日宣布德國工業及M2M通信系統的領先供應商- Dr. Neuhaus Telekommunikation GmbH(紐豪斯通訊),已經采用恩智浦的高安全性芯片為其智能電網的通訊網關安全把關。Dr. Neuhaus結合了恩智浦產品的防護加持,能夠滿足行業中最先進的智能電網安全性要求。 發表于:10/22/2012 電力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介紹了電力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平臺的具體設計和實現方法。平臺基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標準規范和技術要求,實現了等級測評的過程管理、結果評價和統計分析等功能,并充分考慮了電力行業信息系統的特征。平臺具有集成性、自動化和可擴展性等特點,能夠有效提高電力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的工作效率。 發表于:10/15/2012 基于GM(1,1)模型和模擬退火算法的中長期負荷預測 分析了灰色模型(GM)和模擬退火模型(SA),GM(1,1)學習參數的計算采用最小二乘法,而最小二乘法是基于殘差平方和最小尋優,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對于非線性較強的負荷,會產生很大的偏差。提出了一種GM(1,1)與SA相結合的方法,根據模擬退火原理,結合概率突跳特性在解空間中隨機尋找目標函數的全局最優解,自動優化GM(1,1)的參數,在負荷預測的實例中取得良好效果。 發表于:10/12/2012 智能電表芯片充實英飛凌稱雄業界的智能電網半導體產品組合 業界領先的電網產業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IFX / OTCQX:IFNNY)正在2012年歐洲表計展覽會(2012年10月9日至11日)上展示其智能電網解決方案。英飛凌為支持全球能源效率目標的智能電力基礎設施提供組件,其產品組合可滿足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等各個環節的應用需求。 發表于:10/11/2012 帶后備電池的多路隔離輸出開關電源 介紹了一種帶后備電池的多路隔離輸出開關電源,可用于大功率器件驅動電路的供電。在市電掉電的情況下,后備電池立即接入系統,保證多路輸出開關電源的正常工作,提高整個驅動供電電源的可靠性。 發表于:10/8/2012 一種抑制電源分配網絡并聯諧振的方法 提出一種增加去耦支路損耗抑制電源分配網絡PDN中并聯諧振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在去耦支路引入一個串聯電阻,使PDN的損耗增加,從而抑制PDN并聯諧振。給出了理論模型,借助Hyperlynx PI仿真軟件在DM642板卡上進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在去耦支路引入一個0.45 Ω電阻,可將PDN并聯諧振處的品質因數Q從282抑制到13。同時,分析了引入電阻對去耦效果的影響。當引入電阻小于0.45 Ω時,可通過增加去耦電容并聯個數來補償引入電阻對去耦的影響。 發表于:9/28/2012 一種使用亞當姆斯法的雙端故障測距算法 設計了一種雙端故障測距算法,該算法基于精細積分法,利用故障線路兩端的測量數據,計算出輸電線路的沿線電壓。通過比較兩組電壓,可得知故障點的位置。提出使用亞當姆斯法替代龍格-庫塔法,從而使計算精度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仿真實驗證明,亞當姆斯法優于龍格-庫塔法。 發表于:9/24/2012 針對脈沖負載應用的簡易太陽能電池板最大功率點追蹤解決方案 許多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型應用只需功率脈沖便可運行。我們需要頻繁地開啟數據收集或者測量采樣系統,執行測量或者其他任務,發送經過處理或者測量的數據,然后再回到睡眠模式。在許多情況下,以無線方式發送這些數據消耗掉了大部分輸出功率。如太陽能電池板等小功率電源,通常難以支持系統本身或者數據發送所需的這些功率脈沖。通過讓太陽能電池板工作在最大功率點(MPP),并且智能地從電池板獲取功率,以實現對電能的管理,從而順利地驅動脈沖負載。本文將為您介紹一種簡單且高成本效益的最大功率點追蹤(MPPT) 解決方案,以供這類脈沖負載系統使用。 發表于:9/18/2012 飛輪電池提高離網型風力發電系統穩定性研究 針對目前風力發電系統中儲能裝置(化學電池)的不足,設計了采用飛輪電池作為離網型風力發電系統的儲能裝置,提出了飛輪電池快速充、放電的控制策略。在系統的充電方式下,采用了感應電機的矢量控制算法;放電方式下,采用了以直流母線電壓為控制信號的控制策略實現了直流母線電壓的自動調整,達到了穩定系統的直流母線電壓的目的。仿真結果表明,該儲能裝置能實現穩定風電場直流母線電壓的作用,從而有效地提高離網型風電場的電能質量和穩定性。 發表于:8/30/2012 研究項目致力于改善智能電網的能源分配 2012年8月20日,德國紐必堡訊——據德國聯邦環境部稱,德國每年消耗的電力大約為600萬億瓦時。如今,這些能源中大約有25%損失在傳輸和變壓過程中。智能電網的開發將能更高效地利用可用能源,并幫助大大減少能源損耗。 發表于:8/20/2012 基于模糊PID的靜變電源控制技術研究 為提高靜變電源輸出電壓的質量,研究了一種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法。該方法將模糊控制優良的動態性能、靈活的控制特性和PID穩態控制性能的優勢相結合,實時地對系統控制量進行調整。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對于模糊PID和常規PID在靜變電源控制中的應用分別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減少了超調量,抗干擾性和魯棒性強,系統的動態、穩態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發表于:8/14/2012 一種480 MHz無線數傳模塊的設計 針對中國智能電網開放的免費無線計量頻段,設計了一種可工作在470 MHz~510 MHz、中心頻率為480 MHz、輸出功率可調的無線數傳模塊。模塊采用MSP430F2274單片機和射頻芯片CC1100E設計,利用 EDA軟件ADS2008仿真優化了射頻電路的輸出匹配網絡。最后對無線模塊輸出功率、通信距離等參數進行了測試和驗證。 發表于:8/13/2012 用于多電平逆變器的多載波PWM技術的研究 介紹了2H橋級聯電路結構,研究和分析了用于多電平逆變器的三種不同的多載波PWM調制策略,并分析了逆變器側輸出電壓頻譜。在上述調制策略基礎上結合多參考波調制方法,采用新型的多參考波和多載波的PWM技術,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構建了PWM調制模型。仿真結果與典型的多載波PWM策略結果的比較顯示,新型的多載波控制方法能夠小幅減小總諧波的失真率(THD),改善了輸出電壓頻譜。 發表于:8/13/2012 德州儀器推出業界最低功耗、最高精度的智能電表解決方案 日前,德州儀器(TI) 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系列模擬前端(AFE),可支持智能電表電源監控與控制。最新ADS131E08 系列支持8、6 或4 通道以及16 或24 位分辨率,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可提供業界最低單位通道功耗與最寬升級/降級路徑。 發表于:7/25/2012 ?…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