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許江風:能源管網改革要以混改為方向 近日,關于將要成立國家管網公司的討論和傳聞非常多。作為油氣改革的重要步驟,成立獨立運營的管網公司的討論非常多。其實去年五月,國務院給出的石油天然氣改革建議中就明確了管網獨立的改革方向,只是具體怎么獨立,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從中國能源布局角度看,電力輸配網和天然氣管網是低碳綠色能源能否健康、高速、可持續發展關鍵骨干性能源框架體系工程。電網和氣網的天然壟斷性,容易形成壟斷利潤,增加社會成本。 發表于:6/27/2018 特變電工開啟特高壓輸電技術新紀元 6月21日,世界首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首臺發送端±1100千伏換流變壓器,在新疆昌吉特變電工±1100千伏特高壓生產基地發運。 發表于:6/27/2018 人工智能:新一代電網和能源互聯網的必然選擇 6月20日,在中國電科院人工智能應用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的人工智能和電力領域的院士、專家齊聚一堂,面向人工智能技術前沿,際會思想、砥礪智慧,為國家電網公司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建言獻策。 發表于:6/26/2018 智慧城市樣板:構建智慧高效的“大腦” “補腦” 是關鍵 從能源革命戰略高度,綠色節能建筑是實現生態宜居的“載體”,需要智慧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這個最強“大腦”,也需要用能服務模式這個友好便捷的“觸角”。 發表于:6/26/2018 努力構建綠色低碳、智慧高效、堅強可靠的雄安電網 《能源評論》:2017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近日,中央正式批復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我們知道,能源關系國計民生。請您介紹一下河北及雄安地區的資源稟賦情況。 發表于:6/26/2018 清潔能源樣板:拒絕“攤大餅” 區內清潔能源智慧友好新方向 成為清潔能源樣板,需要只爭朝夕,需要歷史耐心,更需要融合包容,鼓勵各種清潔能源在技術和商業層面突破創新。 發表于:6/26/2018 PCS提供商向多元化角色轉變 深入布局儲能產業 目前,隨著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儲能產業鏈上的PCS提供商,正在以多元化的角色深入參與和布局各自的儲能業務。 發表于:6/26/2018 區塊鏈技術讓分散式可再生電能供應成為可能 區塊鏈電力項目Eloncity,跳出早期入局電力行業的區塊鏈項目普遍選擇的落地場景——點對點電力交易平臺的模式。 發表于:6/26/2018 儲能商業化應用市場巨大 中國將成為未來儲能需求規模最大的國家 在光伏行業急需轉型的時候,儲能成為了至關重要的突破點。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無論從國家政策環境,還是國內外儲能項目增長態勢,在儲能穩步推進的第八個年頭,商業化運行已然明朗化,儲能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業界普遍認為,2018年或將成為儲能商業化應用的爆發起點。 發表于:6/25/2018 儲能板塊存投資機會 有望提前進入爆發期 創業板指6月22日大幅反彈,整體上漲1.84%。熱門主題儲能板塊上漲2.84%,漲幅居前,板塊內圣陽股份、當升科技、猛獅科技、杉杉股份和滄州明珠5只個股漲停。 發表于:6/25/2018 最大能源互聯網項目花落通州 總體投資約80億元 據預測,該能源互聯網項目在城市副中心的規模化應用,將直接為該地區每年減少約20億度高峰電量,直接為用戶降低上億級能源成本。 發表于:6/25/2018 電網儲能需求增速 磷酸鐵鋰電池受益 相比2015年之前,鋰電池已經成為國內儲能尤其是電網儲能應用的主流,最遲2020年儲能將會在一兩個細分市場實現真正大規模爆發。預計到2020年,鋰電儲能在發電側和電網側的總需求量為8GWh。 發表于:6/25/2018 充電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市場需求促進行業爆發式增長 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和領先世界的行業之一。2017年我國新能源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發表于:6/25/2018 中國能源行業發展趨勢 能源互聯網成發展方向 能源革命從20世紀開始就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之一,諸多國家都致力于新能源領域的開發及相關技術的攻關。革命初期,多能源轉換,尤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乃至機械能,是該領域研究的重點;到了中葉,開發可再生清潔能源在很長的周期內成為解決環境和資源短缺問題的突破點,相應的開發及儲存技術也應運而生;當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對于能源的利用已不僅停留在清潔、高效、低成本上,更多的是立足于智能管理、優化控制等網絡化程度更強的能源利用。因此,能源互聯網這一新興詞匯便隨著互聯網技術中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應運而生。 發表于:6/25/2018 Maxim發布低EMI喜馬拉雅專利組合方案,加速工業及通用產品的上市時間 Maxim宣布推出低EMI喜馬拉雅降壓轉換器和電源模塊,可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并大幅縮短設計周期。這些方案符合CISPR 22和EN 55022標準,是工業、樓宇自動化、工廠自動化、通信和消費電子等通用產品的理想選擇。 發表于:6/24/2018 ?…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