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電子最新文章 為IoT和可穿戴應用提供低功耗優勢并有效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Maxim Integrated的電源管理芯片采用單節原電池供電,可有效延長電池使用及存放壽命。中國,北京,2016年1月7日。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 MXIM)推出MAX14720電源管理芯片(PMIC),幫助可穿戴醫療/保健和物聯網(IoT)應用設計人員優化功耗指標、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發表于:1/27/2016 3D打印 未來軍事信息化戰場的“超級武器” 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裝備技術保障人員可隨時利用攜帶的3D打印機,直接把所需的部件一個一個地打印出來,裝配起來就可以讓武器裝備重新投入戰場。 發表于:1/26/2016 “十三五”轉型變革 安防如何順勢而為 目前在國家經濟“新常態”特征影響下,我國安防行業發展受到了直接的影響。一是行業進入了“增速換擋”期,行業GDP增速從3年前的2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二是部分企業經營出現困難,估計行業盈利率水平已經接近我國工業企業的整體平均水平。國內安防行業專家普遍認為安防行業已經步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最突出有兩個方面:一是產業形態和要素將“加速成熟”,二是行業處于重要的“轉型機遇期”。同時,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加速,單一企業無法完成相應的項目,綜合性大企業成為智慧城市首選;再加上民用安防產品的需求大大提升。IT、家電、電信等行業中有實力的企業紛紛進入安防行業,從而加大了安防產業鏈上各環節(硬件設備、軟件產品、系統集成方案和工程安裝能力)的供給,當然這也加劇了安防市場的競爭程度。 發表于:1/25/2016 2016年安防行業發展展望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增速創25年新低。2016年,大環境下的安防產業,面對著國家經濟發展放緩等眾多不利因素,該如何展望? 發表于:1/25/2016 4K臨近 監控廠商布局智能安防 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清監控取代標清監控、具備分析能力的智能網絡視頻監控取代功能單一的模擬視頻監控,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市場調研機構IHS的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網絡攝像頭的出貨量第一次超過了模擬攝像頭;預計到2018年,網絡攝像頭的出貨量將超過7400萬,市場規模逾100億美元,中國市場增長最為迅猛。 發表于:1/22/2016 解析人臉識別技術在十大領域的創新應用 智能化安防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已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近年來,由于反恐和國家安全、社會安全的需要,安防行業的智能化技術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身份識別正是安防的核心問題。在這種大背景下,具有非接觸、非侵擾、友好、直觀、快速、簡便、可擴展性等優點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多種生物識別技術中脫穎而出。 發表于:1/15/2016 2015企業收購合并潮來襲 安防市場風起云涌 今年年初以來,安防產業界并購交易頻繁。據統計,截止目前全球安防并購案,交易總規模達到近50億美元,其中的大宗并購交易比重大幅提升,如佳能28億美元并購安訊士。國內企業并購潮在六月戛然而止,一方面受到中國股市較大波動影響相關,另一方面投資人資金向互聯網金融轉移. 發表于:1/1/2016 淺談激光夜視技術的發展誤區和未來趨勢 夜視監控是指攝像機在夜晚或低照度的環境下呈現較為清晰的目標畫面,該技術借助于光電成像器件實現夜間對目標的監控觀察。夜視技術主要分為主動紅外技術、被動紅外技術、微光夜視技術。主動紅外技術自上世紀60年代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發以來,技術水平經歷了飛速發展,由光電轉換效率僅有5%的紅外燈泡,到現在發光效率高達60%以上的激光紅外照明模組。現今主動紅外夜視領域主要包括LED紅外技術。LED紅外技術主要是使用850nm附近波長的LED紅外燈作為監控攝像機的照明光源,發光效率最高在30%左右。 發表于:12/28/2015 射頻識別RFID專題 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射頻的話,一般是微波,1-100GHz,適用于短距離識別通信。RFID讀寫器也分移動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 發表于:12/18/2015 同方微電子THD88/M2064芯片獲國際CC安全認證 香港, Dec 18, 2015 - (ACN Newswire) - 2015年12月18日,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同方微電子」)與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華虹半導體」)共同宣布,同方微電子采用華虹半導體110nm工藝自主研發的THD88/M2064(「THD88」)芯片獲得由挪威SERTIT認證機構頒發的國際CC EAL4+安全認證證書。這是國內首款在PP0084保護輪廓下通過CC認證的智能卡安全芯片,相比2007年發布的PP0035保護輪廓,2014年發布的PP0084保護輪廓安全要求更高,對數據存儲保護更為全面。CC證書的獲取標志著同方微電子的金融安全芯片的設計管理流程符合國際標準,安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發表于:12/18/2015 大數據時代 智能安防移動化是大勢所趨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發表于:12/18/2015 攝像頭模組ESD保護模型分析與電路設計 攝像頭模組主要由鏡頭、濾色片、音圈馬達、馬達驅動、圖像傳感器等部件構成。圖像傳感器和音圈馬達驅動都是CMOS半導體器件,對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非常敏感。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攝像頭模組的ESD保護設計,主要從結構設計和電子設計兩個方面來闡述,結構設計時主要對ESD敏感區的保護;電子設計時主要是對CMOS芯片的接口引腳進行保護。(2)人體模型的研究,主要討論HBM(Human Body Model)的仿真模型的創建。(3)靜電釋放的波形仿真和實驗, 主要討論測試環境的建立,并對比目標和實際波形。 發表于:12/17/2015 中國公民在美涉嫌竊取軍用芯片遭逮捕 根據EE Times美國版報導,有三名中國公民在美國康乃狄克州遭到聯邦探員逮捕,起訴罪名是涉嫌從美國軍方竊取并非法出口半導體產品。 發表于:12/17/2015 隱私與倫理之戰 可穿戴如何破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持續發展,市場上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種類繁多,功能五花八門,但是由于市場還不規范,目前可穿戴設備還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安全與隱私,由于進行了聯網,可穿戴設備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利用從而導致用戶隱私和安全遭到威脅。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革新都會引發新的倫理討論,出現新的道德準則。顯然目前基于大數據所引發的隱私倫理也處于討論的風口,隨之而來的可穿戴設備倫理問題隨著設備的普及也正在發酵,其核心就在于可穿戴設備將人的生命體態特征進行了數據化。 發表于:12/17/2015 司亞樂宣布Maestro采用其LTE Cat-1 設計 加拿大,溫哥華 – 2015 年 12 月 9 日 – 司亞樂(Sierra Wireless,納斯達克交易代碼:SWIR;多倫多證交所交易代碼:SW)今日宣布,在全球范圍內針對 IoT 應用提供跟蹤設備的領先供應商,領先無線科技有限公司(Maestro Wireless Solutions Limited),采用司亞樂的 AirPrime HL 系列模塊,研發出首款 LTE Cat-1 跟蹤器。Maestro 的最新款跟蹤器MT-44,使用 LTE Cat-1 模塊,可實現下行鏈路 10 Mbps 和上行鏈路 5 Mbps 的最大數據速率,能夠在嚴苛的移動環境中提供車隊和資產跟蹤功能。 發表于:12/13/2015 ?…20212223242526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