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是德科技助力蔚來驗證新一代汽車無線系統 ? 是德科技與蔚來的合作伙伴關系為蔚來汽車解決方案提供了更好的連接性、可靠性和性能 是德科技(NYSE: KEYS )日前宣布,是德科技利用網絡仿真解決方案,幫助蔚來成功驗證了其智能電動汽車中的無線系統。基于此方案,蔚來目前能夠符合 3GPP 和 IEEE 802.11 標準,并能夠提供更好的連接性與性能,以支持下一代電動汽車的開發。 最新資訊 泰克攜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標準化委員會(CASAS)攻克第三代半導體測試難題 日前,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標準化委員會(CASAS)主辦、泰克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和北京博電新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21 第三代半導體標準與檢測研討會”在深圳召開。來自國內材料、器件、設備、應用以及檢測領域60余人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主題圍繞功率器件測試、產品評價與標準制定面臨的問題等展開。 發表于:12/19/2021 【技術大咖測試筆記系列】之十:在當今高壓半導體器件上執行擊穿電壓和漏流測量 在經過多年研究和設計之后,碳化硅(SiC)和氮化鎵 (GaN)功率器件正變得越來越實用。這些器件盡管性能很高,但它們也帶來了許多挑戰,包括柵極驅動要求。SiC要求的柵極電壓(Vgs)要高得多,在負偏置電壓時會關閉。GaN的閾值電壓(Vth)則低得多,要求嚴格的柵極驅動設計。寬帶隙(WBG)器件由于物理特點,機身二極管壓降較高,因此對空轉時間和打開/關閉跳變的控制要求要更嚴格。 發表于:12/19/2021 高云車規級FPGA通過上汽2500小時耐久性等測試 2021年12月16 日,中國上海,國內領先的國產FPGA廠商高云半導體與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變速器)聯合宣布:高云半導體車規級FPGA通過上汽變速器產品2500小時高溫耐久測試、帶載高低溫循環耐久測試、溫度沖擊、振動沖擊測試以及整車3萬公里測試。 發表于:12/16/2021 無線充電大繁榮 GRL推出用于BPP認證測試的Qi測試儀 隨著智能手機在充電技術上的變革,無線充電因其在充電效率和速度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以及成本方面的下降,逐漸成為新款智能手機的標配技術,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無線充電設備和裝置的快速普及。GRL全球解決方案總裁孫志強介紹,2016年時只有5%的產品使用了無線充電,預計2025年大約50%的電子產品,手機、充電器、電腦都要用無線充電,這意味著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發表于:12/15/2021 FCC測試了Galaxy S22+和型號為 EB-BS906ABY 的三星電池 Galaxy S22和Galaxy S22+及其各自的LED視圖蓋本周已通過FCC,預計它們將于明年最終上市。Galaxy S22 Ultra尚未通過監管機構,但應該不會落后太多,因為這三款手機都將在2月份的Galaxy Unpackage活動中亮相。 發表于:12/14/2021 防水抗摔,AGM三防機X5開箱測評 近期開箱的手機都是時尚絢麗的外觀設計,強調色彩,后蓋多樣化設計。今天開箱的就不一樣,相對較為小眾的市場方向,AGM三防機,說到AGM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在《戰狼2》中出現的AGM X2。而今天我們入手的是AGM X5,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三防手機自然也不能落后。 發表于:12/13/2021 蒲公英R300A 4G工業路由器測評 每次回老家,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那就是網絡。因為每年只回那么幾次,家里沒人住,所以家里是沒有裝寬帶的,每次回去都得用手機開WiFi,不但麻煩,流量也是個問題。所以我一直都有買物聯卡+插卡路由器的打算,而蒲公英R300A 4G工業路由器是我目前比較滿意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12/9/2021 模擬環境光傳感芯片的工作原理及測試 環境光傳感芯片可以感知周圍光線情況,并告知處理芯片自動調節顯示器背光亮度,降低產品的功耗。例如,在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移動應用中,顯示器消耗的電量高達電池總電量的30%,采用環境光傳感芯片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電池的工作時間。另一方面,環境光傳感芯片有助于顯示器提供柔和的畫面。當環境亮度較高時,使用環境光傳感芯片的液晶顯示器會自動調成高亮度。當外界環境較暗時,顯示器就會調成低亮度。 發表于:12/8/2021 是德科技推出新型并行參數測試系統,助力實施經濟高效的高吞吐量晶圓測試 2021 年 12 月 6 日,中國北京——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宣布,推出新型 KeysightP9002A 并行參數測試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高吞吐量、經濟高效的晶圓測試,從而加速產品上市,降低制造測試成本。是德科技提供先進的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旨在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 發表于:12/7/2021 按需共享,提高測試測量設備的利用率 根據 Frost & Sullivan 的調研報告,許多企業內部各自為戰,經常為不同的工程師、實驗室或辦公地點多次購買相同且昂貴的測試儀器。然而,這些測試儀器很少被充分利用,導致利用率低和不必要的成本。其數據顯示,許多公司測試資產的典型利用率在 30% 的范圍內。我們跨行業的經驗表明利用率甚至更低,通常低至 20%,這與實際可以實現的 70% 到 80% 相去甚遠。 發表于:12/7/2021 ?…606162636465666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