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工信部: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收入1041億元,同比增長超24%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軟件業務收入呈加快增長態勢。上半年,我國軟件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44198億元,同比增長23.2%,增速較一季度回落3.3個百分點,近兩年復合增長率為14.7%。 發表于:7/25/2021 如何進行0day漏洞安全防護? 在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下,云大物智移等平臺的廣泛應用,極大的增加并暴露了受攻擊面,被黑客利用以進行攻擊。 發表于:7/25/2021 自主可控丨中科網威完成B輪融資,由奇安創投領投 2021年7月,北京中科網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網威”)成功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由專注于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奇安投資領投,京福資產跟投。 發表于:7/25/2021 中國90后黑客用“螢火”點亮希望,這就是“星”的含義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在網絡安全行業,也有著一批為信仰而戰的年輕人。 發表于:7/25/2021 Kaseya噩夢結束,喜獲價值7000萬美元秘鑰 一位發言人周四證實,在俄羅斯勒索軟件組織REvil攻擊Kaseya大約三周后,這家總部位于佛羅里達州的IT公司獲得了一個有效的通用解密密鑰來解鎖上千名受害者的加密文件。 發表于:7/25/2021 Xloader惡意軟件開始針對Mac用戶 在過去的六個月里,Formbook的新版本(XLoader)一直是最“忙碌”的惡意軟件之一,被不法分子頻繁地用于攻擊Window用戶,而且與Formbook相比,Xloader增加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功能:可以攻擊Mac用戶。 發表于:7/25/2021 工業物聯網的優勢何在?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所有新技術,諸如工業物聯網(IIoT)、人工智能(AI)、增強/虛擬現實(AR/VR)、數字孿生、數字線程、云和邊緣計算等等,無一不在推動經濟效益,助力全球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大多數制造公司已經在開展某種工業4.0項目或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進行。但在這些技術中,也許沒有哪個的重要性可以與IIoT比肩。 發表于:7/25/2021 疫情期間物聯網惡意軟件攻擊增加了 700% Zscaler 發布了一項研究,調查了企業被迫遷移到遠程工作環境期間留在企業網絡上的物聯網設備的狀態。 發表于:7/25/2021 警惕供應鏈安全:判斷供應商安全性的十種方法 自SolarWinds供應鏈攻擊事件以來,人們越來越關注各種規模的組織如何確保其供應商的安全。事實證明,無論規模大小,各類組織都淪為了供應鏈攻擊的受害者。即便是坐擁政府資源和資金的美國財政部和國土安全部同樣難逃魔爪——它們也在SolarWinds攻擊事件中受到了影響。 發表于:7/25/2021 第三方SDK采集用戶信息或將成為APP檢查整改重點 2021年5月1日起,中央網信辦集中對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進行4次集中檢查,執法力度大,取得明顯整治效果。通過分析相關檢查通報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以及執行過程中的發展趨勢,可以對后續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發表于:7/25/2021 美再栽贓中國黑客在2011-2013年入侵13家管道運營商,中方曝美攻擊敏感單位案例! 美國政府今天再次栽贓,指認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入侵了至少13家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運營商的網絡。今天的栽贓選取過去了這么多年前的毫無影子的事情潑臟水,這抹黑手段未免也太拙劣了! 發表于:7/25/2021 勒索兇猛!這個國家最大網絡運營商運營被迫中斷 厄瓜多爾最大的網絡運營商國家電信遭遇RansomEXX勒索軟件攻擊,業務運營、支付門戶及客戶支持全部陷入癱瘓。 發表于:7/25/2021 Excel 舊用戶正成為惡意軟件的目標 根據安全專家的最新發現,Microsoft Excel的舊用戶正成為惡意軟件的攻擊目標。這種惡意軟件攻擊活動使用了一種新的惡意軟件混淆技術來禁用Microsoft Office的安全防御機制,然后傳播和感染Zloader木馬病毒。 發表于:7/25/2021 水務行業面臨的網絡攻擊風險 網絡安全一直被視為水務行業的頭等大事。水務行業為其客戶、社區、地區、鄰國、工業和農業部門提供了關鍵的生命線服務。為了充分支持水務行業復雜的業務流程和操作,需要有效的IT技術和OT技術。隨著水利領域數字化的到來,也為水務行業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和新的安全挑戰,一旦發生攻擊,產生的后果和社會影響將是災難性的,因此水務行業必須將網絡安全作為首要任務。 發表于:7/25/2021 “攻擊性AI”的網絡安全威脅 人工智能并不總是被用來做好事。特別是,網絡攻擊者可以使用AI來增強他們的攻擊和擴大他們的行動。微軟(Microsoft)、普渡大學(Purdue)和本-古里安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佐治亞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了一項調查,探討了這種“攻擊性人工智能”(offensive AI)對組織的威脅。調查確定了攻擊對手可以用來支持其攻擊的不同能力,并根據嚴重程度對每種能力進行排名,提供對攻擊對手的深度洞察。 發表于:7/25/2021 ?…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