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ICT產業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數據庫一直是塔尖的那顆明珠,是所有信息系統不可或缺的核心構件;數十年來,商業數據庫領域也幾乎一直是壁壘森嚴,尋常企業難以越雷池半步。
不難想象,當華為公司5月15日在北京發布全球首款AI-Native數據庫時,全世界的目光都對準了這里,華為也破天荒地使用六種語言,對本次產品發布會進行同聲傳譯直播——通常情況下,這是諸如華為全連接大會等超高規格的活動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數據+智能”的時代
首先發表演講的嘉賓,是華為常務董事、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他認為,人類社會正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快速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數據成為新生產資料,智能成為新生產力。
根據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預測,全球數據總量將從2018年的32.5ZB,快速增長到2025年的180ZB。海量的數據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樣也孕育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意味著善用AI,人類將更多挖掘到數據的潛在價值。
政府部門、商業機構開始意識到,他們坐擁的海量數據,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而數據基礎設施則是智能化成功的關鍵。通過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數據處理平臺,數據基礎設施解決數據的計算、存儲和分析。
IT演進與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數據智能時代已經到來。無論政府還是企業,它們的數字化轉型都需要強大的數據管理能力、即時的數據處理能力,以數據驅動智能,提升自身的業務創新和服務能力等要素。
“數據+智能”正在改變各行各業,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從自動駕駛到金融風控,從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無數個案例已經充分印證了這一點。甚至于在哥斯達黎加,借助華為云的海量數據存儲和智能分析能力,當地的監管機構也能夠在紛繁復雜的雨林音頻中,第一時間分辨出電鋸和卡車的噪音,及時阻止盜伐行為。
這就是“數據+智能”的威力!圍繞計算、存儲和數據處理三個領域,華為希望重新定義數據基礎設施,助力各行業加速邁向智能時代。基于此,在此前的AI芯片、ARM處理器等深入到硬件底層與核心的有力加持之后,華為終于推出了業界首款AI-Native數據庫GaussDB。
致敬數學家高斯的數據庫
華為GaussDB首次將AI引入數據庫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實現了自運維、自管理、自調優和故障自診斷。在交易、分析和混合負載場景下,基于最優化理論,華為首創深度強化學習自調優算法,把業界平均性能提升了60%。
尤為重要的是,GaussDB全面支持異構計算,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x86、ARM、GPU、NPU等多樣性的算力優勢,每一種計算模塊的潛力均可以被挖掘出來,充分釋放GaussDB的性能。根據權威標準測試集TPC-DS的測試,GaussDB的性能比業界提升50%,排名第一。
目前,GaussDB支持的應用場景,保羅了本地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在內,完全可以滿足企業嚴苛而靈活的應用需求。譬如在華為云上,GaussDB就已經為金融、互聯網、物流、教育、汽車等領域的行業客戶,提供了全功能、高性能、高可靠的云上數據倉庫服務。
通常情況下,人們以為華為是一家“很硬”的公司,其產品更多以硬件的形式呈現。實際上,在華為接近9萬人的研發隊伍中,超過70%的人在做軟件。在由工信部指導、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軟件百強企業名單中,華為已經連續17年位列第一。
“算法和軟件,是華為在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汪濤表示。
從2001年起,華為就在面向電信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中,開始了嵌入式數據庫的開發。本次發布的GaussDB也絕非是一蹴而就,它的研發早在2011年就已啟動,其間更是經歷了漫長的摸索和實踐,而現在則是GaussDB第一次作為一個完整的產品來體現。
對于GaussDB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對于產業來說,或許意味著更多。
引領存儲智能化的潮流
One more thing。各位切切不要以為GaussDB就是活動的唯一主角。本次發布會上,華為的明星存儲產品FusionStorage 8.0也正式得以發布。
其實早在今年2月巴塞羅那的世界移動大會上,FusionStorage 8.0就曾經露面。作為新一代的智能分布式存儲產品,FusionStorage 8.0在巴展現場可以說是風頭無兩,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
表面上看起來,該產品似乎無非是更新了版本號,只是產品的日常升級換代而已。實際上,這是業界第一套同時支持塊、文件、對象、HDFS協議的存儲系統,通過多樣性數據共享,能夠實現多種數據“同居”在一套存儲系統上。
簡而言之,就是一套存儲支撐一個數據中心,打破了不同類型存儲之間的數據孤島。
汪濤表示,同樣作為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存儲系統目前面對著數據量激增、數據類型多樣化和實時性數據分析等三大挑戰,企業亟需更大規模的存儲和更快的業務響應,同時更需要智能化的運維管理。
因勢利導,華為將AI技術充分融入了新一代的FusionStorage 8.0,重新定義了存儲架構,從“Storage for AI”和“AI in Storage”兩個維度實現了效率的大幅提升,引領存儲智能化的潮流,進而釋放數據價值。
華為IT產品線副總裁黃瑾認為,數據激增推動了新一輪的需求,企業迫切需要具備AI能力的存儲設備,對成本、性能以及敏捷性進行優化,從而滿足企業創新業務的即時需求。他表示,以FusionStorage 8.0為載體,華為將充分結合合作伙伴的平臺與工具,面向客戶提供更加易用、更具價值的存儲解決方案。
華為進入任何行業或是領域,均是希望能夠利用自身及生態的創新力量,為該領域帶去特殊的價值,繼而驅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乃至變革,汪濤強調。
“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這是華為公司在2017年底發布的新愿景使命,寥寥30余字,既沒有華麗辭藻,也沒有豪言壯語,在當時給人的感覺甚至是略微空泛,缺乏應力點。
然而,在其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在芯片、計算、網絡、5G等領域的不斷突破,以及包括本次發布的Gauss數據庫、FusionStorage 8.0等在內的產品整體演進,華為正在讓未來世界的智慧藍圖變得日漸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