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上半年,中國的電信運營行業一如既然的穩定增長,三家電信運營商各有亮點,中國移動的優勢明顯,中國電信持續提升,中國聯通(7.47 停牌,診股)觸底反彈。
就全局而言,中國的通信行業進入到了全面流量時代,以中國聯通推出冰激凌不限量套餐為標志,流量費用持續降低,用戶使用高速增長,由此也帶動了整個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
運營商半年報出齊
根據《2017上半年通信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根據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統計,目前2G用戶仍有3.24億,占比23.8%;3G用戶1.52億戶,占比11.1%;4G用戶增長快速,達到8.88億戶,占比65.1%。同時報告認為,傳統通信業務出現了悲喜不一的局面,一方面手機和固話通話量均大減,1-6月份全國手機通話時長同比降4.7%,全國固話本地通話時長同比降18.6%;另一方面手機流量使用量大增,1-6月份手機用戶接入流量同比增147.3%。此外,短信業務比預期要好,雖然也在下滑,但下滑量并不大,全國手機短信發送量同比降1.8%,人均手機短信支出13.5元。
在移動業務方面,中國移動4G用戶數依然在高速增長,中國聯通借助與騰訊合作的大王卡,以王者榮耀游戲為吸引力,實現了用戶數的快速突破。可以這樣說,2017年的上半年,三家電信運營商實現了很久沒有出現過的三箭齊發格局。
在有線寬帶用戶數方面,中國移動采取了持續的積極擴張策略,進一步縮小了與中國電信的差距,同時拉大的對中國聯通的距離。與此同時,中國電信憑借有線寬帶的服務質量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中國聯通的光寬帶計劃在持續推進中。從城市到農村,高速光纖寬帶越來越普及。
5G漸近,物聯大熱
隨著5G的即將到來,三家電信運營商將主要精力轉移到了物聯網戰場。中國電信已經啟動正式商用,并且套餐也出臺,3億補貼拋出;中國移動則計劃2017年內實現全國范圍內NB-IoT的全面商用;中國聯通雖沒有比較系統詳盡的發展計劃公布,但在物聯網領域沒止步。
2017年5月17日,中國電信宣布建成全球首個覆蓋最廣的商用新一代物聯網(NB-IoT)網絡,實現31萬個基站升級。中國移動宣布將同步推進NB-IoT(窄帶物聯網)和eMTC(增強機器類通信)兩項新技術,計劃2017年內實現全國范圍內NB-IoT的全面商用,全年智能連接數增加1億戶,總規模達到2億戶。上海聯通作為聯通集團窄帶物聯網領域的先鋒,已經建成800個站點的全國最大規模試商用網絡,是中國第一家實現全域覆蓋的省級運營商。
2017年2月中國移動宣布啟動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至今,合作伙伴已由最初的11家增至42家,下設的中央實驗室、區域實驗室和合作伙伴聯合實驗室等三類實驗室也均啟動了相關工作,5G垂直行業和新應用場景也開始逐步走出實驗室。6月25日在廣州大學城,中國首個5G基站正式開通。
中國聯通計劃2017年完成5G無線、網絡、傳輸及安全哥關鍵技術研究,基于5G Open Lab完成5G實驗室環境建設;2018年,完成5G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同時也完成聯通5G建設方案;2019年完成5G外場組網驗證;2020年,實現聯通5G網絡商用。中國電信計劃利用高頻譜協同,以中低頻為基礎、高頻為補充,同步開展驗證,合力促進推動5G技術落地應用,并規劃到2025年在6GHz以下頻段首發5G網絡。
5G助力提速降費
一邊是4G建設和寬帶發展,一邊是為5G儲備資源,同時,根據國資委測算,2017上半年,電信企業“提速降費”讓利117.8億元,兩年累計1226億元,電信運營商的日子其實過得很拮據。
即使在這樣艱巨的壞境面前,電信運營商還與互聯網公司展開了在云計算方面廝殺,中國電信幾次出手成功虎口拔牙,戰勝了互聯網公司,掀開了電信運營商逆襲的序幕。
正值5G到來的前夜,電信運營商將迎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一系列的改革正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中。時代在發展,運營商在進步,5G向我們招手,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