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初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合作伙伴,正式成立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之后,近日中國移動再放消息:力爭在2020年實現5G網絡商用。
曾經,移動電話和短信的出現讓人興奮不已,在地鐵或公交車里掏出彩屏手機玩游戲會被投以羨慕的眼光。雖然4G網絡日益普及,而在5G時代,除了網速快之外,它還將賦予人類新的“魔力”——萬物互聯。
新型的5G“多址技術”可以將移動網絡接入數量提高近百倍。目前4G僅可以連接手機等少量設備,而5G網絡除了手機以外,還可以連接近百件設備,大到一輛車,小到一根針。
正是看到5G領域的巨大機遇,國內外包括運營商、制造企業等產業鏈不斷發展生態合作體系,開展各種跨界合作。近日,中國移動宣布,力爭在2020年實現5G網絡商用,使5G夢想照進現實。
對于這項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技術,業內看法不一。有人士認為, 5G需要非常高的頻段,只能作為熱點接入使用,不會取代4G,4G會長期作為基礎網絡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全國無縫的5G網絡短期不會出現,也沒那么大的市場需求。而且,“那么高的頻段想全國鋪開不大可能,5G也只能在大城市熱點地區玩玩而已”。
該人士認為,中國移動宣傳“2020年實現5G網絡商用”,估計不是大規模鋪開,而是在特大城市搞試點,作為噱頭。而且“根據目前情況來看,5G對頻譜的利用比4G沒有多大的提升,超高的帶寬是由超寬的頻譜資源硬堆出來的”。
雖然有不同的聲音,全球5G研發步伐卻在加快。2016年6月30日,美國第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Verizon在全球率先發布了5G(第五代移動通信)空口的物理層標準/規范(一共4份,編號為TS V5G.200系列),在業界引起了很大轟動。相關標準是由Verizon聯合思科、愛立信、英特爾、LG電子、諾基亞、美國高通公司、三星電子這7家廠商共同制定。
而在今年8月,中國移動實現全球首個運營商網絡控制的5G原型系統無人機試驗,完成5G道路上的又一技術里程碑。 該技術的潛在用例包括一些關鍵任務應用,例如,支持應急服務。運營商的網絡需要保證端到端極低的時延,從而確保上述服務的可靠性。
實際上,早在2015年,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與韓國電信公司董事長Hwand Chang-gyu、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CEO Kaoru Kato舉行了會談,三方希望合作推廣5G網絡,最快將在2018年韓國平昌市舉辦冬奧會的時候推出5G網絡服務。
為什么中國移動對5G的推出顯得如此迫切?
對此,自媒體人“柏銘007"指出,在下載速度上,單載波情況下,LTE-FDD的理論速度可以達到150mbps,而TD-LTE單載波的理論速度是100mbps。另外,支持移動通信網絡的還需要強大的光纖網絡支持,由于歷史的積累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擁有的光纖網絡遠遠強于中國移動,這導致中國移動處于不利的競爭態勢。
而在同頻情況下,頻分技術的LTE-FDD單基站覆蓋半徑要TD-LTE的大,加上LTE-FDD的覆蓋優勢,在網絡覆蓋上中國移動將受到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威脅。
而另一方面,在2016年初,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便開始“結盟”,全面實施“客戶服務提質計劃”,雙方將在網絡、終端、創新業務、資本層面深入合作。尤其是在網絡建設中的合作已經達成了較深層次的合作。因此,中國移動希望及早采用5G技術,通過不斷采用領先的技術來應對另外兩家運營商的挑戰,在新的競技場上繼續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