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商業航天電磁發射高溫超導電動懸浮航行試驗成功 商業航天電磁發射高溫超導電動懸浮航行試驗成功 發表于:9/12/2023 日本發射月球探測器,約半年后再試登月 北京時間今天(9月7日)早上,日本宇宙開發機構暨航天局(JAXA)用H2-A火箭從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調查月球”(SLIM)探測器。 發表于:9/7/2023 天啟一箭4星,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明年建成 北京時間2023年9月5日17時34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海上發射團隊的組織指揮下,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山東海陽港周邊近岸海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發射天啟星座21星、22星、23星、24星四顆衛星,圓滿完成了此次低傾角軌道專用發射任務,四顆衛星均順利抵達預定軌道。 發表于:9/6/2023 Teledyne e2v和英飛凌聯合推出用于高可靠性邊緣計算太空系統的處理器啟動優化方案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和Teledyne e2v(NYSE代碼:TDY)聯合開發了一款計算密集型航天系統的參考設計。該設計以采用英飛凌抗輻射加固64 MB SONOS NOR Flash存儲器的Teledyne e2v QLS1046-Space邊緣計算模塊為核心,可用于高性能太空處理應用。 發表于:9/1/2023 剛剛!印度成功登月! 8月23日20時33分,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務“月船3號”成功著陸月球南極。 發表于:8/23/2023 “地衛智能應急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8月10日12時03分,中國首顆以人工智能(AI)載荷為核心、具備智能操作系統的智能應急衛星“地衛智能應急一號”(又名WonderJourney-1A,簡稱WJ-1A),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進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浙江本地企業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的Wonder Journey 望江山星座的第一個衛星智能體發射完畢, 即將正式投入運營。 發表于:8/11/2023 四部門發我國最嚴無人機出口管制! 7月31日下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兩則公告,我國將對部分無人機實施臨時出口管制,并對無人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臨時管制的實施期限不超過二年。 發表于:8/1/2023 上海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 上海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 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組網 發表于:7/26/2023 我國首款使用柔性太陽翼的平板式通信衛星升空 我國首款使用柔性太陽翼的平板式通信衛星升空 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四象01~03星、銀河航天靈犀03星共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四象01~03星主要用于獲取遙感觀測數據,提供商業遙感服務;銀河航天靈犀03星主要用于衛星通信技術驗證。 發表于:7/25/2023 我國載人登月火箭主發動機試車連續成功 7月22日,我國載人登月火箭長征十號主發動機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鳳州試驗區再次試車,取得連續成功。本次試車驗證了發動機飛行任務剖面,為發動機技術狀態固化、產品技術基線確立、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表于:7/25/2023 超越互連標準 在航天發射條件下,強大的抗沖擊和抗振動性能至關重要。此外,在太空中,強大的釋氣性能可確保連接器不會削弱環境設備,更不會危及性能。這條路線賦予了設計師們更大的設計靈活性,支持其在預算范圍內解決應用的工程限制。 發表于:7/25/2023 TTTech與意法半導體合作,提供高性能外太空網絡解決方案 ST 為 TTTech提供的芯片目前已被歐洲阿麗亞娜6(Ariane 6)運載火箭項目和美國航天局 (NASA)的Gateway空間站中的下一代網絡和計算平臺選用。后者是NASA Artemis 計劃中關于人類重登月球和實現對火星外太空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表于:7/24/2023 Harwin:70年堅守質量優先的連接器廠商 近期,有著70年歷史的高級互連專家Harwin在2023慕尼黑上海電子展(electronica China)上展示了其高性能連接器技術。Harwin亞太區總經理Mike Tiong介紹了公司堅持質量優先的追求和提前布局自動化制造的根源。 發表于:7/21/2023 航天潤滑油探廠見聞:“一滴也不許流在中國的土地上。” 為什么我們的潤滑油要做國產替代呢? 發表于:7/17/2023 我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確認! 5 月 29 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近期,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發表于:7/13/2023 ?…373839404142434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