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中國科學院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完成正樣研制 中國科學院微笑衛星完成正樣研制,即將赴歐整星集成 發表于:9/29/2024 我國第一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9月27日18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九號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發表于:9/29/2024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立商業火箭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立商業火箭公司,注冊資本 10 億元 發表于:9/27/2024 多衛星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隨著我國衛星制造和發射技術的不斷成熟,衛星數量快速增加,傳統的單星測控系統已逐漸無法滿足當前的國內需求。為解決測控系統資源緊張的問題,提出了多衛星測控系統設計方案,在滿足傳統測控系統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測控資源利用率。設計方案以CPU為主控制器,實現多衛星測控數據的協議處理,同時通過管理、控制調度FPGA完成測控數據的安全傳輸,搭建多衛星測控系統硬件平臺并進行系統測試。通過對多衛星測控系統硬件平臺的測試,驗證了多衛星測控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發表于:9/26/2024 我國成功發射力箭一號遙四商業運載火箭 9月2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天7時33分,力箭一號遙四商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火箭將搭載的中科衛星01星、02星,吉林一號SAR01A星,云遙一號21星、22星等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據了解,力箭一號是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抓總研制、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制的四級全固體運載火箭。 發表于:9/25/2024 捷龍三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一箭八星!捷龍三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發表于:9/24/2024 北斗精準導航與高分遙感綜合服務平臺發布 9 月 22 日消息,在于 9 月 21 日舉行的第一屆空天信息技術大會開幕式上,“北斗精準導航與高分遙感綜合服務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是面向北斗與遙感綜合集成、服務應用的精準時空數據服務平臺,可為用戶按需提供多樣性北斗與遙感創新集成服務。 該平臺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十余家單位聯合研制,并得到了“北斗星動能”科技示范工程的支持。平臺已在山東多地開展了無人農場、海洋牧場、智慧物流、現代文旅、應急救援等多場景示范應用。研發團隊長期致力于北斗精準可信、高分遙感應用及全景導航技術的研發及成果轉化,未來將繼續聚焦“通導遙”(通信、導航、遙感)技術的研發,推動空天信息產業和應用模式的創新。 發表于:9/23/2024 深藍航天星云一號火箭垂直回收功敗垂成 我國民營航天事業蓬勃發展,并有多家企業開始嘗試回收復用,并取得了重大進展,比如藍箭航天的朱雀三號完成了10公里高度垂直起降,而航天科技集團的可重復使用火箭已經飛到了12公里高度。 但是,航天事業一直都有著極高的風險。 9月22日13時40分,江蘇深藍航天在內蒙古深藍航天額濟納旗航天港實施了星云一號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飛行試驗。 這是中國第一次可入軌運載火箭的高空回收試驗。 發表于:9/23/2024 我國將建設北斗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我國將建設北斗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覆蓋深海到深空,更好服務全球用戶 發表于:9/20/2024 我國第59顆、第60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 9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早,搭載第五十九顆、第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據了解,這組衛星屬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組備份衛星。 發表于:9/19/2024 國內首架太陽能氫能無人機在重慶首飛成功 9 月 18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重慶上游新聞今日報道,哈工大重慶研究院旗下翌翔無人機團隊自主研制的國內首架太陽能氫能無人機在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順利完成首飛,意味著翌翔無人機團隊開發的全國首個將太陽能與氫能結合的創新能源系統正式“問世”,可大幅提升無人機續航能力與環保性。 發表于:9/19/2024 粒子群優化算法在無人分布式陣面的應用 機載雷達受限于載機平臺,無法獲得更大口徑的陣面,而在無人機平臺,可將雷達陣面化整為零,在有限陣元數條件下,采用稀布陣列可獲得更大口徑的陣面。然而稀布陣列造成方向圖柵瓣和副瓣的抬高,需對稀布陣列進行優化,消除柵瓣、降低副瓣后方能使用。稀布陣列方向圖優化是一個離散優化問題,將粒子群優化算法應用于無人分布式雷達的稀布陣列上,其算法原理簡單,運行速度快,可調參數少,以較少的陣元數獲得無柵瓣和低副瓣的方向圖,從而提升無人分布式陣面的性能。 發表于:9/14/2024 一種機載詢問機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 針對在一次雷達方位牽引條件下使用的機載敵我識別詢問機,載機轉彎段存在波束指向偏差大的問題,深入分析了誤差來源并對誤差影響程度進行了仿真分析,指出載機轉彎時,若按照雷達的指示方位設置敵我識別詢問機波束指向,波束不能夠對準目標。提出了一種機載詢問機的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修正了敵我識別詢問機波束指向并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算法能夠使敵我識別詢問機在載機轉彎段維持高指向精度,促進了機載敵我識別/二次雷達系統的發展。 發表于:9/14/2024 無人機城市三維航跡規劃可視化平臺設計與實現 隨著無人機在城市場景下的廣泛應用,針對傳統路徑規劃算法在多個約束條件下進行無人機三維路徑規劃時無法兼顧多種風險、容易陷入局部最優等問題,基于真實城市建筑物數據,考慮地理圍欄限制、人流密集程度和社會屬性等因素,構建城市場景無人機運行環境并建立真實三維環境模型,設計了基于城市場景的無人機三維航跡規劃可視化平臺。該平臺構建了真實環境下城市空域網格,并對網格飛行適宜度進行了量化分析,并基于該數值,采用了改進的Lazy Theta*算法對無人機航跡進行規劃。通過可視化平臺的實際運行,提供航跡規劃的三維展示,更好地實現人機交互,是一種無人機路徑規劃三維可視化仿真驗證的手段。 發表于:9/14/2024 藍箭航天十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成功 9月11日12時00分,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VTVL-1可重復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發射工位發射成功,首次實現了商業航天公司十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 此次飛行試驗任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藍箭航天表示,未來3年內,有望實現大運力、低成本、高頻次、可重復使用的航天發射。 “此次十公里級回收任務意義重大,比整箭更具挑戰,二次點火的難度很大?!鄙鲜鐾顿Y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希望藍箭能成為第一波沖出中國商業航天賽道的企業?!?/a> 發表于:9/12/2024 ?…12131415161718192021…?